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评价硬化治疗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esophageal varices sclerotherapy,EVS)二级预防的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102例共行EVS328例次,其中择期309例次,追加治疗19例次,首次治疗(3.0±0.8)次。对其中88例进行1~20(10.2±2.5)个月随访。结果 随访88例中,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率为79.5%,远期再出血率为12.5%。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发热、食管注射点溃疡或糜烂出血。结论 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内镜下套扎、硬化和组织粘合剂栓塞等方法治疗121例肝硬化合并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结果 121例出血患者中,96例止血成功(79.3%),硬化、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的止血率分别为78.3%、50.0%和85.2%.因各种原因死亡13人,病死率为10.7%.胃镜诊治过程中未出现1例死亡.结论 肝硬化合并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镜下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 07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的内镜下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6月解放军第302医院内窥镜中心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4 210例患者中1 078例常规检查患者进行分析。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分为:轻度(EV1)、中度(EV2)和重度(EV3)。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分为轻度和重度。对胃静脉曲张提出新的分型方法:GV1、GV2、GV3、GV4和IGV。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 078例患者中,EV 333例(30.89%);EV伴GV 728例(67.53%):其中GV1占42.31%,GV2占14.42%,GV占19.78%,GV4占23.49%;IGV 17例(1.58%)。无PHG 542例(50.28%),轻度PHG 324例(30.06%),重度PHG 212例(19.66%)。PHG发生率与GOV的分型无明显关系(P>0.05)。PHG的发生率与EV的严重程度有关(P=0.0023)。结论 GOV的内镜表现主要为EV伴GV占大多数,其中食管静脉曲张延伸至胃小弯最为常见,而食管静脉曲张只延伸至贲门也为数不少,可作为胃静脉曲张的分型之一。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随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向璐  张巧艳  赵琦明  秦路平  龚婉 《中草药》2022,53(7):2196-2213
黄芪-当归是近代中药方剂中的常见药对,二者均为益气补血常用药,经历代医家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黄芪-当归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脏器纤维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肾脏综合征、糖尿病病变、贫血等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来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黄芪-当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该药对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与肝功能分级、食管胃静脉曲张及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35例合并PHG的肝硬化患者常规胃镜检查,对可能影响PHG的各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35例肝硬化PHG患者中,PHG严重程度与肝功能级别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2例(84.7%)患者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且随着曲张程度的加重,PHG程度也增加。重度PHG患者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大于轻度PHG患者。结论随着肝功能分级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肝硬化PHG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操作执行流程的现状,比较具体操作中有无地域差异,为建立标准化的静脉采血操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不同地区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基本资料、静脉采血培训管理现状和执行现状。结果共发放问卷3 715份,回收3 46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18%。定期组织培训的占92.52%,有制定标准静脉采血流程的占98.99%;采血前19.61%护理人员使用扫描电子手腕卡的形式核对患者信息,73.71%主动查阅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果,仅有46.89%查阅凝血功能;采血中正确定位压脉带捆扎位置的为51.70%,正确停针时间的为58.95%;采血后仅有51.49%的护理人员单手直接丢弃已使用的针头,正确指导患者止血按压时间占72.93%;血标签信息中包含采血日期的仅75.09%,整个静脉采血操作中对患者执行三次核信息的仅67.88%。不同地区护理人员执行静脉采血具体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国不同地区护理人员在执行静脉采血具体操作有差异。采血操作中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有待提升。应建立规范并细化我国静脉采血操作规程,加强培训与考核,提升采血质量,保障护理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H)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并寻找原因.方法 对421例UGH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分析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与胃镜表现.结果 421例中,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为200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为99例,贲门区、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分别为74例、27例;非静脉曲张破裂为221例,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为98例,然后依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肝源性溃疡等.结论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仍是UGH的主要原因,而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是重要原因,以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最常见.及时的胃镜检查有助于鉴别不同病因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方法 478例次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采取内镜下套扎、硬化和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466例次。结果 413例次止血成功(88.6%),硬化、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的止血率分别为87.8%、89.8%和90.8%。死亡23例,病死率4.9%。结论针对不同出血情况采取不同的内镜下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贲门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以内镜下硬化术、套扎术和组织粘合剂栓塞术等手段治疗134例肝硬化合并贲门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结果 134例中,121例(90.3%)止血成功,内镜下硬化术和组织粘合剂栓塞术的止血率分别为89.8%和95.8%。死亡4例,72 h内病死率为4.5%,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胃镜操作过程中未见死亡病例。结论肝硬化合并贲门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内镜下硬化术和栓塞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方法内镜下套扎、硬化和组织黏合剂栓塞等治疗12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结果 116例止血成功(90.6%),硬化、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的止血率分别为91.0%、95.0%和90.0%。死亡7人,病死率5.5%。胃镜诊治过程中未出现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镜下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