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 MRS 与 DWI 序列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5例颈髓损伤患者的 MRI 平扫图像进行分析,根据 T2 WI 上脊髓信号有无改变,分为 A 组———不完全损伤组(T2 WI 信号无异常)63例和 B 组———完全损伤组(T2 WI 高信号)32例,C 组———对照组50例,进行 MRS 及 DWI 检查,分别测量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乳酸(Lac)波峰面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 NAA/Cho、NAA/Cr、Cho/Cr、Lac/Cho 值及 ADC 值。结果在 MRS 序列上,B 组较A 组中 NAA/Cho、NAA/Cr 显著减低(P <0.05);B 组与 C 组比 NAA/Cho、NAA/Cr 值降低,Lac/Cho 值升高(P <0.05);A 组与 C组比仅 Lac/Cho 值升高(P <0.05)。在 DWI 上,A 组 ADC 值为(0.79±0.17)×10-3 mm2/s,低于 C 组(0.93±0.15)×10-3 mm2/s (P =0.026);B 组 ADC 值为(1.21±0.20)×10-3 mm2/s,明显高于 C 组(P =0.017);A 组与 B 组比较,前者 ADC 值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3)。结论MRS 可以无创定量测定创区颈髓相关代谢介质的变化,从代谢及分子水平反映颈髓损伤的不同程度;DWI 对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DWI 及 MRS 联合成像对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做法(1)从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入手:制定产科护理质量及护理行为评价标准,护理操作常规,护理文书书写标准,礼仪规范,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护理流程,产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对发生医疗纠纷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人员要求:严格人员准入,有执业证,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相关制度、医德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母乳喂养知识、政治思想教育等,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优化人员结构,对在职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与工资奖金等挂钩,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工作,轮流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配备必要的器械和抢救设备。(2)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并与手术探查结果作对比.结果:MRI诊断与手术探查在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撕脱伤、节后神经断裂以及创伤性脊膜囊肿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神经周围水肿、瘢痕、神经瘤、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髓信号有改变者纳入完全损伤组、颈髓信号无改变者纳入不完全损伤组,同时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检者进行MRS分析,测定并计算损伤区(对照组测定颈髓延髓交界处)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NAA/肌酸复合物(Creatinine,Cr)、Cho/Cr及乳酸(lactate,Lac)/Cho的比值。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150例颈髓损伤患者中,83例颈髓信号无改变(不完全损伤组),67例颈髓信号有改变(完全损伤组);50例志愿者颈椎、颈髓信号无异常(对照组)。3组Cho/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8,P=0.222)。3组NAA/Cho、NAA/Cr、Lac/Cho比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13;χ2=7.481,P=0.024;χ2=6.374,P=0.029)。组间两两比较,不完全损伤组和对照组NAA/Cho、NAA/Cr比值高于完全损伤组(χ2=-2.874,P=0.008;χ2=-4.127,P=0.003;χ2=-3.547,P=0.005;χ2=-2.915,P=0.011),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Lac/Cho比值高于对照组(χ2=-4.341,P=0.004;χ2=-2.145,P=0.012),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可通过定量检测损伤区颈髓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自身对比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纳入的受试者均进行DTI成像,对不同节段颈髓参数均与颈2/3段取比值,对比健康组取比值前后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性,探究取比值方式是否可以减小DTI成像参数的个体差异。将取比值后健康组与病例组的参数作对比,并结合常规磁共振测量脊髓纵横比,分析FA和ADC与脊髓纵横比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判断取比值后FA和ADC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并给出诊断临界值。  结果  健康组的FA与ADC值存在个体差异性,取比值后健康组FA与ADC的个体差异性消失(P > 0.05)。健康组和病例组对比,病例组的比值后FA降低而ADC增高,并且病例组比值后FA与脊髓纵横比成中度正相关(r= 0.617,P < 0.05),比值后ADC与脊髓纵横比呈低度负相关(r=-0.478,P < 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比值后FA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为0.821,临界值为0.917;ADC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为0.791,临界值为1.140,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为0.896。  结论  对DTI参数取比值后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方面更有临床实用意义;取比值后FA和ADC与脊髓压缩纵横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2011-2015年,远安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在9‰左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县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已初显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对远安县出生缺陷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干预措施,不断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出生缺陷高发地和高危人群的重点指导,全面推进我县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变远安县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状况,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对1993~2003年“两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实施10年以来的妇女、儿童健康指标、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明显降低,但部分指标未能实现“两纲”预期目标。结论:由于县政府及县卫生局的重视,县妇幼保健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开展妇幼卫生工作,使远安县基层妇幼保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治疗方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46例,分两组治疗,一组用单口服阿司匹林片每日每公斤体重80-100mg,热退后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mg;另一组在口服阿司匹林片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每公斤体重1.0g。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较单用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发热时间短,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大为下降。结论通过两组比较,丙种球蛋白组在治疗时间、及时缓解急性期炎症表现等多方面明显优于单服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9.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1983由Nora等[1]首次报道并命名,故又称Nora病.在2013年的第4版WHO骨和软组织肿瘤分类[2]中,BPOP被作为一种良性的软骨来源性肿瘤单独列出.本病多见于手、足短管状骨,亦可见于长骨,部分患者常有创伤病史,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30岁之间的成年人,无性别差异[3].本病病灶较小,直径常<3 cm,临床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偶有关节活动障碍,病灶周围皮肤可见充血和红斑[4],因此,本病病史无特异性,易与相同发病部位的其他骨与软骨病变相混淆.笔者收集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BPOP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其影像特征及其与其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后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CRP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水平的升高提示冠心病,在冠心病诊断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