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药物性肝损伤(DILD)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4例诊断为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占34.52%(29/84);抗真菌类药物占13.09%(11/84);抗结核药物占17.85%(15/84);32例原有HCV/HBV(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史,但肝功能正常、HBVDNA、HCVRNA均在检测值以下,联用抗病毒类药物后引起肝损伤者占21.42%(18/84);抗生素、中药、解热镇痛药各占3.56%;其他占2.38%.艾滋病/HIV感染者合并真菌感染21例,合并结核感染17例,合并HCV/HBV感染32例.联合用药组较单纯抗病毒治疗组DILD的发生率高(P〈0.05).8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45.24%(38/84),胆汁淤积型22.62%(19/84),混合型32.14%(27/84).结论AIDS/HIV感染者时易发生肝损伤,抗真菌感染、抗结核或有肝病者联合用药DILD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发生率较高;药物性肝损伤的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2.
陈建华  于闵  周文劲  古善群 《肝脏》2009,14(1):86-86
患者,男性,32岁,私营业主,因“反复发热伴上腹胀痛1月余,抗HIV1确认阳性1周”于2007年8月6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出现发热、畏寒,发热呈持续性,体温波动于38.0~40.5℃,无咳嗽、咳痰。病情渐加重伴上腹部持续胀痛,无放射,无明显恶心、厌油,未呕吐。近1周发现尿色深黄,似浓茶样,无陶土样大便。近2个月来体重下降9kg。既往有冶游史,无酗酒史,否认静脉药瘾史。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CNM)是由新型隐球菌或其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颅内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少数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本病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近年来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和艾滋病(AIDS)的发病率上升,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横断面调查抗病毒治疗前HIV感染者肾病患病率及特征,分析抗病毒治疗前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到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尿常规、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肾脏B超筛查,同时检查血脂、血糖、测量体重指数、收集人口学资料及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HIV/AIDS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2012~2020年疾病谱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科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7756例住院患者资料,比较各年住院患者人数及人口学差异,用χ2检验分析2012年至2020年,各年疾病的分布及构成比变化趋势.结果 2012至2020年HIV/AIDS住院人数呈上升的趋势,2019年和2020年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P<0.001).HIV合并感染的疾病前5位分别为细菌性肺炎39.01%、结核病23.58%、念珠菌病23.19%、卡氏肺囊虫肺炎8.88%、巨细胞病毒感染3.83%.细菌性肺炎在2012年至2016年呈上升的趋势,2017年至2020年均呈下降的趋势;结核病在2012年至2014年有所上升,2015年后逐渐下降;念珠菌病2012年至2016年呈上升的趋势,2016年至2020年均呈下降的趋势;PCP在2012年至2017年呈上升的趋势,2017年至2020年均呈下降的趋势.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其次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非HIV相关疾病中,肝脏疾病发生率较高34.39%,其中丙肝22.54%,乙肝5%,药物性肝损伤4.47%,脂肪肝1.48%,酒精肝0.67%,自身免疫性肝病0.16%.肝脏疾病在2012年至2014年呈上升的趋势,2015年至2019年明显下降,2020年有所上升(P<0.00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P<0.001),其余疾病的发生率均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结论 HIV阳性住院患者人数增加,常见疾病为细菌性肺炎、肝脏疾病、结核病、念珠菌病、PCP等,机会性感染多呈下降的趋势,非HIV相关疾病则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9年昆明市艾滋病病毒(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就诊者的情况及阻断效果,完成28 d疗程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为HIV暴露后预防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者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完成28 d疗程的影响因素。  结果  836名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就诊者中位年龄32(26,36)岁,男性占4.09%(703例)。明确暴露源是HIV阳性的占6.22%(52例),治疗方案为恩曲他滨替诺福韦 + 多替拉韦或拉替拉韦的比例为77.99%(652)。2 h内就诊的比例为1.55%(13例),2~24 h内就诊的比例为64.358%(538例)。完成28 d服药疗程者占78.23%(654例)。有职业的就诊者顺利完成28 d疗程的比例高于没有职业的就诊者(OR = 1.676,P = 0.005);男性就诊者更容易完成28 d疗程(OR = 0.481,P = 0.001)。有检测结果或者电话告知检测结果的519例中有1人检测HIV为阳性。  结论  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以男性为主,多数不能明确暴露源是否为HIV阳性。降低暴露后预防药物的费用有利于提高28 d服药完成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就诊的及时有效性有助于提高阻断成功率,减少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HIV/HCV共感染患者使用DAAs治疗HC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患者根据HCV基因分型结果 1 b、6 a亚型使用Sofosbuvir+Ledipasvir治疗, 3 a、3 b亚型及不能分型使用Sofosbuvir+Daclatasvir治疗, 诊断肝硬化患者均加用利巴韦林, 疗程均为12周.结果 53例患者均完成抗HCV治疗, 总体DAAs治疗SVR率98.1% (52/53) 失败率1.9% (1/53) ) , 无肝硬化患者DAAs治疗SVR率100% (41/41) , 肝硬化患者DAAs治疗SVR率91.7% (11/12) , 失败率8.3% (1/11) .DAAs治疗患者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 , 治疗后患者CD4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 (P<0.05) .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12例 (22.6%) , 恶心、呕吐6例 (11.3%) , 腹泻4例 (7.6%) , 轻度皮疹1例 (1.9%) ,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例 (9.4%) .结论DAAs治疗HIV/HCV共感染患者HCV的总体SVR率高 (98.1%) , 适应症广泛肝硬化患者也可使用, 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CD4水平.全口服、疗程短、安全性高, 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HIV合并HBV、HCV患者在ART 5 a中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抗病毒治疗门诊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组ART的18岁以上合并HBV、HCV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开始ART的单纯HIV者中随机抽取189例作为对照组。用非参数的M检验、H检验分别比较同一组别治疗5 a期间和相同治疗时间不同组别的ALT、AST、总胆红素。结果 HIV/HCV者静脉吸毒传播的比例较高(P <0.001),四组患者的AST、ALT值在5 a ART过程中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以HIV/HBV组患者下降最明显,HIV/HCV组患者的AST、ALT值始终是4组患者中最高的。结论 HBV、HCV混合感染加重了HIV感染者的肝损伤,混合感染HCV者肝损伤最严重。混合感染HBV、HCV的HIV/AIDS在ART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肝功能变化情况,及时处理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HIV/AIDS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2012~2020年疾病谱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科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7756例住院患者资料,比较各年住院患者人数及人口学差异,用χ2检验分析2012年至2020年,各年疾病的分布及构成比变化趋势.结果 2012至2020年HIV/AIDS住院人数呈上升的趋势,2019年和2020年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P<0.001).HIV合并感染的疾病前5位分别为细菌性肺炎39.01%、结核病23.58%、念珠菌病23.19%、卡氏肺囊虫肺炎8.88%、巨细胞病毒感染3.83%.细菌性肺炎在2012年至2016年呈上升的趋势,2017年至2020年均呈下降的趋势;结核病在2012年至2014年有所上升,2015年后逐渐下降;念珠菌病2012年至2016年呈上升的趋势,2016年至2020年均呈下降的趋势;PCP在2012年至2017年呈上升的趋势,2017年至2020年均呈下降的趋势.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其次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非HIV相关疾病中,肝脏疾病发生率较高34.39%,其中丙肝22.54%,乙肝5%,药物性肝损伤4.47%,脂肪肝1.48%,酒精肝0.67%,自身免疫性肝病0.16%.肝脏疾病在2012年至2014年呈上升的趋势,2015年至2019年明显下降,2020年有所上升(P<0.00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P<0.001),其余疾病的发生率均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结论 HIV阳性住院患者人数增加,常见疾病为细菌性肺炎、肝脏疾病、结核病、念珠菌病、PCP等,机会性感染多呈下降的趋势,非HIV相关疾病则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HIV/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患者MTB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表型.方法 应用T-SPOT.TB试剂盒和rRNA扩增直接检测(MTD)试剂盒对HIV/AIDS合并MTB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做抗酸杆菌涂片、TB-DNA和结核菌培养,比较以上几种实验方法 阳性检出率.对MTB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五种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敏感性试验.结果 T-SPOT.TB对HIV/AIDS合并MTB感染阳性检出率为68.1%(64/94),明显高于其他四种实验方法,MTD的阳性检出率为40.0%(30/75),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18.1%(17/94),TB-DNA阳性率35.5%(27/76),结核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6.6%(25/94);T-SPOT.TB与其他四种实验方法 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MTD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与TB-DNA、结核菌培养比较无差异,与涂片查抗酸杆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SPOT.TB、PPD检测结核的敏感度随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而增强.25例确诊HIV/AIDS合并结核患者中,五种药全敏感76.0%(19/25),耐多药耐药率为16.0%(4/25),单耐异烟肼耐药率8.0%(2/25).结论 T-SPOT.TB和MTD在HIV/AIDS合并MTB感染中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作为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大部分HIV/AIDS合并结核患者对目前一线抗结核药仍敏感,但耐药患者多为耐多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