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胃肠道异物取出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及2005年8月,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替代常规剖腹手术,成功治疗小肠及胃内异物各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处理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4月至2006年6月15 000余例LC术后2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治疗及转归。结果:LC术后2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中结石自行排出3例,ERCP确诊25例,25例通过EST成功取石,其中1例为术后胆漏并发胆管结石。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可减少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3年10月采用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方式,治疗胃窦部后壁病变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1年7月对14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8~76(平均54.4)岁。病程5d~5年。术前诊断均为胃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合并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病灶1.5cm×1.0cm×1.0cm~6.0cm×5.0cm×5.0cm。病灶位于贲门小弯2例,贲门前壁小弯侧1例,胃底前壁1例,胃底后壁2例,胃底后壁大弯侧1例,胃体小弯4例,胃体后壁小弯侧2例,胃窦后壁大弯侧1例。其中有2例在腹腔镜术中经仔细探查未能找到病灶,术中在胃镜指导下找到病灶后分别于腹腔镜下用钛夹和缝线标记。行胃壁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 ,其中急性胆囊炎 12例、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致三角“冰冻”粘连 15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 5例。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70min( 4 5~ 12 0min) ,术中出血约 5 0ml( 30~ 10 0ml)。无中转开腹 ,无大出血、胆漏、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可以降低LC中转开腹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胃体上部早期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中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9例早期胃上部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双通道组(接受双通道重建手术,59例)和全胃组(接受全胃切除术,5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入院时,术后第1、3、5天,出院时)及术后1年的实验室营养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术后1年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体质量、入院时实验室营养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全胃组白蛋白低于双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23),术后第1、3、5天和出院时两组血红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双通道组和全胃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较入院时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两组各实验室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双通道组体质量下降百分比低于全胃组[-10.45%(-17.11%,-5.19%)vs-17.83%(-22.06%,-1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P<0.01)。结论 对于早期胃上部癌患者,双通道重建手术相比全胃切除术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LsG手术、并获得至少1年术后随访的57例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后管理.并通过随访了解其术后额外体质量减轻百分率(EWL%)和术前合并症的缓解情况。结果除1例因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其余5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2.0±15.2)min,术中出血(132.3±45.6)ml。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切口感染发生。术后出血2例。其中1例经输血和止血药等保守治疗止血,另1例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止血。全组患者术后3、6和12月,EWL%分别为(54.9±13.8)%、(79.0±23.6)%和(106.9±25.1)%,且术前合并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结论LSG对肥胖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GEO数据库胃癌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数据,探讨胃癌差异表达circRNA及其富集的通路和参与的功能。方法首先在GEO数据库查询并下载胃癌circRNA表达谱数据,选择符合条件的3个数据集,分别为GSE78092、 GSE100170、GSE83521,对circRNA的命名进行整合和统一,在R.3.5.0环境下应用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过滤条件为校正P<0.05,log2FC绝对值>1。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热图筛选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区分度最佳的circRNA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潜在作用的GO功能和KEGG通路。结果在整合数据中共发现13个差异表达circRNA,对其表达水平和组织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发现,hsa_circ_0009172、hsa_circ_0006089在正常组织和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最为明显。GO功能和KEGG通路发现hsa_circ_0009172可能在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GO功能存在富集,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发挥抑癌作用;而hsa_circ_0006089可能发挥钙粘蛋白结合、翻译调节活性等GO功能,可能通过癌症的转录失调信号通路、轴突引导信号通路发挥促癌作用。结论综合GEO公共数据库胃癌circRNA表达谱芯片数据,使样本量相对充足,筛选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circRNA并进行深入研究是可行的,为胃癌相关circRNA的基础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将来可能为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袁喜红  周凯  郑成竹  印慨 《江西医药》2007,42(6):509-5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在不明原因腹水老年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全麻下对28例不明原因腹水的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手术,并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28例腹腔镜探查确诊26例,确诊率92.8%,其中确诊转移性腺癌11例,结核性腹膜炎8例,淋巴瘤3例,肝硬化2例,结肠淋巴漏1例,肝癌1例;未确诊2例.所有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对诊断不明原因腹水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