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东文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14-1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颅脑外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对48例颅脑外伤后存在疾病不确定感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无差异。结果:本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比健康教育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测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进行早期(1周内)康复护理训练干预,术后1、6个月进行运动功能恢复阶段(BMRS)评定,并比较2组康复后3周内肺炎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1、6个月时,BMRS评定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差异在减小,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6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中深昏迷37例,留置胃管患者60例,既往有肺部疾病者41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5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由多种病因所致,多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1周内,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茵,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高氧液联合运动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脑损伤常规治疗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静脉高氧液给药配合运动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活动(ADL)能力.结果 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高氧液联合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治疗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根据我国心脑血管病研究机构的资料统计结果,脑出血的死亡率为35%~45%[1]。自上世纪70年代末Backlund等应用立体定向清除脑出血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多种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研究,其预后得到明显改善[1]。微创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同时,切实做好术后专科护理。结果术后3~4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者20例,大部消失者8例,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至1年半均未发现有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Glasgow昏迷评分法不完善之处,对其进行改良后观察对小儿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期因脑外伤来我院就诊且发生意识障碍的小儿30例,分为Glasgow组和改良Glasgow组,每组各15例,两组入院与出院时均进行昏迷评分,由Glasgow昏迷评分法进行病情评估,再由1988年修正的Glasgow儿童昏迷评分法进行昏迷评估,同时对昏迷引起脑功能损害进行分级,记录脑衰竭与死亡病例,结合临床治疗结局对比两种评估差异。结果:改良Glasgow组昏迷评分死亡率(11.1%)低于Glasgow昏迷评分组(25%),该改良组并发症明显低于未Glasgow昏迷评分组,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法用于小儿脑外伤意识障碍中病情与预后评估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医学的理论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等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我们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引入PBL教学法,并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learning,LBI,)的单向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报导在一壮族家庭中发现一例快速Hb,经血红蛋白理化性质检查及一级化学结构分析,证明为β链N末端第113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所取代,并用β113(G15)Nal→GLu表示’即Hb New York。临床资料先证者黄××,8岁,壮族,其父母均为广西上林县人,血液学检查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