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测量ICU患者体核温度的效果,以寻找一种准确、简便、适合目前国内需求的体核温度测量方法。方法:选取置入PICCO导管的ICU患者100例,分别采用裸肛表法、套保护套肛表法及PICCO导管法测量其直接肛温、间接肛温及血液温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分组比较。结果:三种体核温度测量呈高度正相关性(P<0.01);两种肛温测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操作流程上分析,套保护套法肛温测量较其他两种方法操作简便、感染机会小、测量值可靠,可以用套保护套的肛表进行体核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2.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48例应用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ulse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联合应用的技术,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1],具有损伤更小,各类参数结果可直观应用于临床,对容量复苏、液体管理、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VAP使机械通气患者ICU留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和住院费用增加,并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1]。目前已证实多种预防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病率[1],预防VAP的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且简单可行、安全、成本较低[2]。但有关循证医学推荐的预防VAP的护理措施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床边交接班管理新模式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改变传统的办公室集体交班的模式为直接床边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实地查看病人的新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具体的标准和细则.结果 新交接班模式所需交接班时间缩短、接班者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提高.各级护理人员对交接班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年来发生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  相似文献   
6.
光电控制智能化吸氧计时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准确及时地给病人吸氧,对病人治疗乃至维持生命都非常重要。护士根据医嘱和病人病情给病人吸氧,并按吸氧操作常规,在吸氧登记本上记录开始和停止吸氧时间。但临床上有的病人需要长期吸氧,有的只需要间歇吸氧,这样护士在记录吸氧时间上很难做到准确无误,病人经常因吸氧收费问题与护士发生纠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光电控制智能化吸氧累积计时器,临床应用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采用人工方法建立和恢复循环、呼吸功能,它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早期电除颤,以及药物治疗等。临床工作中,在大部分情况下,护理人员是发现患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第一目击者,其迅速、准确地判断及实施CPR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室停博而使心输出量突然停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急症之一.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 mmol/L, 一般低于3.0 mmol/L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心跳呼吸骤停而危及生命[1], 而当血清钾低于2.5 mmol/L时,临床称重度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后并发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yeal fistula,TEF)尽管其发生率极其低,但死亡率高达62.5%[1].目前瘘处理方法包括:手术修补,保守治疗,使用生物胶,安装支架,使用可调节气管切开套管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可冲洗式气管插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应用于临床,通过冲洗引流声门下与气囊上方的分泌物或返流的食物,有效地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本院自2006年5月以来,对256例ICU危重患者应用可冲洗式气管插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导管,采用持续或间断吸引气囊上方分泌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