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吞咽-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康复科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康复科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经口摄食管理,包括评估病人吞咽安全性及有效性、制订安全性食谱、经口摄食管理及效果评价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AA)、中文版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记录两组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吞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吞咽-摄食管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晕针是一种精神性反应,一般在注射时或注射后几分钟内发生。轻者有心慌、头晕、乏力、恶心及手足发麻等,一般平卧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重者面色苍白、体力不支、晕倒、手足冰凉、出冷汗、心跳加快、恶心呕吐等,甚至失去知觉、呼吸变慢、瞳孔散大等。本文对引发晕针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为应对晕针相关护理措施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状况以及对死亡认知态度,为开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及死亡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选取在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进行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并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DAP-R)评估患者对死亡的认知态度。结果:有90%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很有意义和有需求;医疗服务中,选择配合治疗最多(43.0%);有73%的患者迫切或非常迫切需要家人陪伴;有59%的患者迫切或非常迫切需要亲友探视;多数患者认为临终关怀服务应该在医疗机构开展(55.0%);有90%以上的患者认为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应该包括基础医疗、医疗咨询、镇痛、心理关怀、康复护理等内容;有超过95%的患者认为临终关怀服务的提供者应该为临床专科医师和专科护师。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对死亡持中立态度,自然接受维度均分最高(3.3分),其次为趋近接受维度(3.2分),再次为死亡焦虑恐惧维度和逃离接受维度(2.7分),逃避维度均分最低(2.4分)。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抚慰、家人亲友陪伴是其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对自然死亡接受程度更高,面对死亡更多的表现为接受和坦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