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舒适护理的形成及定义舒适护理(comfort care)理论形成应可追溯到南丁格尔时代,她提出改革医院建筑,保证通风和采光,因此可称作舒适护理的萌芽时期。当代舒适护理概念源自临终关怀(Hospice)运动。1976年,英国的桑德斯(Cicell Saunders)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Schmale[1]和Carlson[2]等人提出临终患者的舒适护理。舒适护理理论1995年由Kolcaba KY[3]正式提出,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这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人在生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真实经历,探索舒适护理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四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半开放式的访谈,并进行分析。结果:生理体验:饮食习惯改变的不适应及规律饮食带来的舒适感,白日过度嗜睡和频繁醒转所致失眠的改善,卧床排泄的不习惯与帮助解决问题方法的满意,介入治疗后活动耐力的提高,对疼痛的无奈与对医护人员的信赖,良好的病室环境感觉舒适;心理体验:患病后有自尊受损、抑郁、悲观、恐惧,自我认知与调整,舒适护理对心理的帮助;社会体验:对关爱的感动,对忽略的无奈,经济方面的压力,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灵性体验:相信科学,忠于信仰。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舒适护理体验的调查,使其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的舒适状态。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住院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自行设计的“心绞痛患者生活行为认知调查表”调查后予以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P〈0.05),但在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识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期对心绞痛患者进行生活行为认知调查后,再实施针对性、系统性健康教育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