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小丽 《护理研究》2006,20(8):2102-2103
为了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就诊至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尽可能地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提高AMI的存活率.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急诊室对2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由于护理配合对溶栓治疗至关重要,故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小丽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10-31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防治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口腔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2例AL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n=32)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3次/d,共14 d;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用自制的三黄二白汤口腔内喷雾,3次/d,共14 d。观察两组病例并发口腔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并发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1.88%和5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可降低AL化疗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其方法简便易行,优于常规口腔护理,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小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16-1217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胃切除患者术后24小时鼻空肠营养管输注百普素,待肛门排气后改为能全力,观察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患者血浆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IgG和IgM浓度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别,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胃切除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实用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华  华小丽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129-1129
2004年9月28日我们接诊1例因咳嗽、发热半月,呕血、咯血1 d,而入院的患者,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分析患者女,48岁,农民于半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发热、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3 d前在我院门诊就医,经胸片及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后,诊断为继发型肺结核(右中上),痰涂片( ),复治。采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对32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CCP)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6例,女6例,18~64岁,平均3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34个月。病因、结核性心包炎16例,化脓性心包炎2例,原因不明1  相似文献   
6.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进一步显示病灶强化特点的常用CT扫描方法.由于需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故易发生造影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还可导致皮肤坏死[1].为总结造影剂外渗的护理经验,本研究对近年来,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212例CHB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108例)与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护肝疗法及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护理干预.于出院后3个月复诊时分别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调查.结果:比较,SF-36的 8个维度得分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院内外护理干预对提高CHB的QOL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群蜂螫伤在农村较常见,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故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常可危及生命。2001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共收治群蜂螫伤致ARF20例,现就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华小丽 《职业与健康》2007,23(13):1161-1162
目的 比较潘托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9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潘托拉唑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共10 d;对照组用法莫替丁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共10 d。观察两组病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00%和22.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潘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优于法莫替丁,今后有可能作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