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80例(120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分型给予中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面部表情量表(FPS-R)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0例患者FPS-R疼痛评分下降,Harris评分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本组80例(120髋)患者股骨头坏死率为5.0%(6/120)。结论按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型给予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髓芯减压钛网置入合川芎嗪灌注治股骨头坏死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是由于外伤或某致病原因造成股骨头血供中断所引起的综合病症。由于股骨头坏死有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坏死骨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导致骨关节炎,使病人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我科自2006年6月~2008年4月采用川芎嗪灌注+髓芯减压+钛网置入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双螺纹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53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桡骨头置换术与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23例,采用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3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18~63岁,中位数4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左侧16例、右侧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末次随访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中位数12个月。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短于钢板联合螺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钢板联合螺钉组[(49.48±6.17)min,(58.57±12.79)min,t=-3.069,P=0.004;(50.49±9.63)m L,(64.26±12.94)m L,t=-4.096,P=0.000]。桡骨头置换组1例出现肘关节僵硬,采用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钢板联合螺钉组3例出现肘关节僵硬,采用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1例出现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效果满意。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末次随访时,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桡骨头置换组的疼痛评分及运动评分高于钢板联合螺钉组[(42.39±5.81)分,(37.17±9.98)分,t=2.166,P=0.037;(19.78±1.04)分,(18.48±2.79)分,t=2.098,P=0.045];两组的稳定性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1.44)分,(8.69±2.24)分,t=1.563,P=0.126;(24.13±1.94)分,(21.96±4.94)分,t=1.965,P=0.059;(95.87±7.33)分,(88.91±16.85)分,t=1.815,P=0.079]。桡骨头置换组优14例、良8例、差1例,钢板联合螺钉组优8例、良8例、可4例、差3例,桡骨头置换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钢板联合螺钉组(Z=-2.171,P=0.030)。结论:桡骨头置换术与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运动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综合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儿童股骨颈骨折少见,约占儿童骨折1%。多数因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如车祸伤或高空跌落伤。一般存在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畸形,骨骺早闭和假关节形成而受到临床医师关注,因为发病率低,治疗方案不统一,疗效也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法,减少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合并坐骨神经卡压的治疗体会。方法2007年6月-2011年6月对11例臀肌挛缩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4臀合并明显的坐骨神经卡压,术中行彻底坐骨神经松解,病变均位于双侧。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11例均获随访,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臀肌挛缩体征消失,2例(4臀)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均得到改善,优良率92.86%。结论对于臀肌挛缩症合并坐骨神经卡压者,术中应在屈髋内旋位彻底松解坐骨神经卡压,改善坐骨神经张力,术后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改良髋关节前外侧(S-P)入路切开复位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38例,根据术中是否植骨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植骨组18例,行改良S-P入路切开复位双头加压空心钉+同种异体腓骨棒植入术;非植骨组20例,行切开复位普通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6.32±5.28)个月。植骨组骨性愈合16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非植骨组骨性愈合12例,股骨头坏死8例。植骨组骨折愈合率、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哈里斯(Harris)评分均优于非植骨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非植骨组5例内固定松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P入路切开复位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明显提升骨折愈合率,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