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阿尔茨海默(AD)病是一种以脑功能衰退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不清楚.近几年的尸检发现,阿尔茨海默患者脑内铜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而在血清中则明显升高,提示铜离子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讨论了近几年有关铜离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阐述了铜离子在阿尔茨海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导航经颅磁刺激(navig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nTMS)是一项能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定位的无创检查技术,通过颅外线圈产生的磁脉冲对大脑皮质进行刺激,使皮质内产生局部电场,致使运动皮质神经元去极化。在众多皮质功能定位检测技术中,nTMS对运动和语言功能测定的准确性高,能够使神经外科功能区手术病人获益。因此,本文对nTMS的历史、操作流程、安全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nTMS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难以进行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异丙酚进行Wada试验,探讨其测定语言优势半球及双侧半球的运动及记忆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首先常规记录脑电图(EEG)30 min,并持续进行监测;之后经股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然后在心电及血压监护下,向患侧颈内动脉以弹丸方式快速注射一定剂量的异丙酚,使对侧上肢肌力保持在3级以下,并进行标准化的语言及记忆功能测定;30 min后,经股动脉插管另一侧颈内动脉,以同样方式进行测定。结果共12例患者,2例为癫痫性脑病,10例为局灶性症状性癫痫。1例因DSA造影发现双侧大脑后交通动脉明显开放而中止Wada试验,其余11例均进行了Wada试验。在11例患者中,7例在注射异丙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不良反应,10例患者最终接受手术治疗,经随访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受损。结论经股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行脑血管DSA,之后采用弹丸注射方式给予异丙酚进行Wada试验,可以安全有效地对大脑半球的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中的涟波振荡与大鼠颞叶癫癎发作的关系。方法10只SD大鼠,在双侧齿状回和海马分别置入深部电极,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腹腔注射诱发大鼠颞叶癫癎,记录癫癎发作前后的深部脑电(采样频率10KHz,低通为5000Hz)。用小波变换提取脑电中的涟波和快速涟波成分,并用能量法对癫癎发作前后的涟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涟波和快速涟波的能量变化与癫癎发作的状态十分符合。癫癎发作时,快速涟波和涟波的能量都有明显增加,累积速率大。给予地西泮后,两者的能量都有所减小,累积速率趋于稳定,但快速涟波的能量累积速度降低得更快。结论脑电中的涟波振荡成分对癫癎发作有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在颈丛麻醉下,通过针电极记录环杓侧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美国尼高力Endeavor CR术中神经功能监测仪,通过针电极记录环杓侧肌CMAP,同心圆电极间断性刺激暴露或未暴露的喉返神经,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监测.结果 28例患者术中暴露31条喉返神经,刺激后均出现潜伏期恒定的CMAP;所需要的刺激强度为0.2~1.6mA,平均为0.96mA;而沿着同一神经未暴露段的可能行径进行刺激时,其中25条神经出现稳定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刺激强度1.3~3.5 mA,平均为2.03 mA,其余6条神经即使刺激强度达5 mA未能诱发出CMAP,但该6例神经完全解剖暴露后,仍可出现稳定的环杓侧肌诱发肌电图.28例患者术后发音全部正常.结论 通过环杓侧肌记录CMAP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术中的喉返神经功能进行监测,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例伴有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 AE)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住院的伴AE颞叶癫痫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VEEG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并计算每位患者两侧的杏仁核体积。结果:3例患者中2例女性、1例男性,发病年龄21~40岁,2例临床表现为夜间入睡后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SGTCS),其中1例1年后出现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CPSs), 表现为情景回忆及自动症,第3例表现为夜间发作的CPSs,如咂嘴、吐舌,3例患者均伴有明显的焦虑障碍。3例患者头颅MRI均表现为单侧AE,1例为右侧,2例为左侧,肥大侧杏仁核体积为(2 123.7±131.8) mm 3,非肥大侧杏仁核体积为(1 276.3±156.9) mm 3。2例发作间期痫性放电仅限于AE侧,1例为双侧。3例发作期VEEG提示异常放电起源于AE同侧,并局限于前、中颞区。2例发作间期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均未见异常,1例发作间期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检查表现为AE低代谢。3例患者的组织病理结果均为杏仁核及颞叶的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其中1例伴海马硬化。所有患者术后未再发作,术后VEEG提示术侧慢波活动,偶见尖波放电。结论:AE可能为颞叶癫痫的一种亚型,临床中应注意在“磁共振检查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中是否存在AE的可能,药物控制不佳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可能是伴AE颞叶癫痫的最常见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1949年日本神经科医师Juhn Atsushi Wada博士在治疗精神分裂人格障碍患者时发现颈内动脉注射异戊巴比妥麻醉一侧大脑半球可以鉴定出患者的语言功能优势半球,之后Wada博士和Rasmussen博士在癫痫患者术前评估时也使用此方法为患者语言优势半球定侧,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此后颈动脉内注射异戊巴比妥的步骤(Intracarotid Amobarbital Procedure,IAP)就常规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以定位语言优势半球,后IAP又以其发明者Wada博士的名字为名,称为Wada试验[1].  相似文献   
10.
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是指脑电图(EEG)中出现连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癫痫电活动,持续时间大于30 min,伴有精神状态、行为、感知力或意识状态的异常,但临床上不出现抽搐。通常情况下,临床表现微妙,诊断比较困难,极有可能被误诊或漏诊,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EEG特征[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