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探索其治疗的方法,分析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方法 将所有的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2例分成A(50例)、B组(12例)2组,B组在A组的治疗途径上另加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并对2组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指标包括:pH、PaO2、PaCO2、SaO2、HCO3.结果 新生儿窒息42例(68%);窒息合并吸入性肺炎36例(58%),剖宫产19例(31%),奶汁吸入性肺炎6例(10%),感染性肺炎3例(5%),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6、0.35、0.83、0.74,新生儿窒息,窒息合并吸入性肺炎,奶汁吸入性肺炎以及感染性肺炎和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相关性.A、B组的PaO2分别为(78.80±8.23)mm Hg和(87.20 ±8.30)mm Hg(t=4.56,P<0.05);SaO2分别为(89.50±5.40)%和(99.63±3.30)%(t=5.7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治愈率为92%,A组的治愈率为80%(x2=3.5,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指征宜放宽,并以临床严密观察和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为依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肺表面活性剂对于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刘汉嘉  李贵才  韩雪芳  王淙垲 《吉林医学》2010,31(14):1960-1961
目的:对159例新生儿宫内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提高对宫内感染的认识。方法:选取159例新生儿宫内感染患儿,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宫内感染中以先天畸形最为多见,占27.7%;发生分娩异常86例,占54.1%;脑发育异常22例,占13.8%。新生儿死亡5例,占3.1%。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病毒感染为主,治疗不及时后果严重,应加强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因、相关因素及治疗原则。方法:对628例高胆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男高于女,多在1周内发病,感染因素为病因首位。光疗效果明显优于非光疗(P<0.01)。结论:加强图生期保健,减少并发症,预防感染是预防高胆的主要途径,治疗以光疗为主。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婴儿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反应.方法:共有67例患儿纳入研究,根据初诊时血清总胆红素(TB)高低分组,TB≤171μmol/L为组Ⅰ(32例),TB>171μmol/L为组Ⅱ(35例).确诊后予更昔洛韦[5 mg/(kg·次),静脉点滴,每12h 1次,连用21d]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护肝、利胆、退黄等对症处理.观察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指标、血常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儿的总胆汁酸(TBA)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TB、直接胆红素(DB)、TBA均显著下降(P<0.05),而GGT及ALP水平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昔洛韦治疗过程中有12例患儿(18%)出现一过性粒细胞减少症,无一例患儿出现粒细胞缺乏,未观察到明显神经系统副作用.结论:婴儿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中,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三组患儿平均体重、平均头围、平均身长、体重下降时间、下降幅度、体重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氨基酸剂量较高组的平均体重、平均头围、平均身长均高于剂量较低组,而体重下降时间、恢复时间及下降幅度均低于剂量较低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足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抑制患儿体重下降,对促进患儿身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8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护肝、改善肝细胞功能、中药利胆治疗及营养补充等方面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对患者进行治疗。2组患者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8周后,采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相关临床的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0762,P=0.0003)。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甲基强的松龙(MP)、地基米松(DXM)和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VI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271例ITP患儿随机分成4组Pred组64例,MP组111例,DXM组22例,IVIG组74例,对比经治疗后紫癜消失时间、血小板(Plt)变化情况及恢复正常数目百分比.结果HD-IVIG组紫癜消失时间短于上述激素组(P<0.0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提高显著高于各激素组(P<0.01),而激素组中Mp提高Plt最快.结论对血小板值极低、有出血倾向者,可及时予滴大剂量Mp或IVIG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HIE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原有对症支持治疗及应用胞二磷胆碱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所有病例均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于生后12-14d接受NBNA评估。结果 治疗组预后正常为54例,预后不良为2例,对照组预后正常为40例,预后不良脒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气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产儿的气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胎龄、体重、感染、缺氧、黄疸、硬肿、酸中毒导致的早产儿气质类型及其干预方法。结果:早产儿胎龄和气质类型无相关性;早产儿的体重、感染、缺氧、黄疸、硬肿、酸中毒和气质类型有关。结论:早产儿的气质影响因素很多,体重、感染、缺氧、黄疸、硬肿、酸中毒都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加深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 分析1991年5月至1997年10月收治的64例IM的临床资料。结果 IM临床表现复杂,本组误诊率为45.3%,异形淋巴细胞≥0.1者34例(占53.1%),嗜异凝集反应(HA)阳性46例(占71.9%),VCA-IgG阳性纺39例(占60.9%),查11例患儿CD3、CD4,均较对照组低。结论 对持续高热、咽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