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8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血及成分血的高效采供是保障大型综合医院正常运转的主要措施。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应对血源日益紧张的状况及临床输血风险不断加大的难题摆在输血工作者的面前。军队采供血机构(血站)设立于大型综合性医院内,与一般医技科室不同,既担负建立并完善战备血液采供体系的战区血站职责,又具备集血液采供、检测、诊断、治疗于一体的输血科职能。我院血站作为全军“先进采供血机构”,对如何搞好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冷冻保存后的回收率与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为了探讨使用冷冻方法保存血小板悬液后,血小板回收率及形态学变化,将4%二甲基亚砜(DMSO)加入血小板悬液混均,分别置于-80℃、-30℃冰箱冷冻保存。用前放入42℃恒温水浴箱融化,融化后进行血小板回收率的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血小板回收率-80℃高于-30℃,形态学改变-80℃优于-3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用血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血液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血细胞保存技术对调节临床合理用血、稀有血型输血、骨髓干细胞移植、肿瘤治疗以及战备贮血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血100853解放军总医院韩玮刘景汉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类非常普遍,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约为40%~100%,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年长者高于年轻人〔1〕,感染对于健康人没有什么危害,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但对于免...  相似文献   
5.
常温条件血液保存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常温条件血液保存实验研究①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刘景汉骆群欧阳锡林王青梅李锡金关键词血液保存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57.12目前,血液保存有两种温度,即4°C(2~6°C)和低温(-80°C~-196°C),对这两种温度保存的血液,作者曾较全面...  相似文献   
6.
血液复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造成血液复检不合格的原因,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笔者将21064袋血液的复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方法;复检项目中转氨酶按照一般酶测定原理进行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和爱滋病病毒抗体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梅毒血清试验采用传统的快速血浆反应素法。结果:血液复检不合格率为1.05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转氨酶的轻度增高和现肝抗体阳性。乙肝复检不合格者极少,仅占复检血液的  相似文献   
7.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对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 分析近 3年有输注红细胞记录的全部病历 ,根据输注的红细胞制品是否去除白细胞分为去白细胞输血组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组 ,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受去白细胞显著影响 (P <0 0 5 )的项目 ,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去白细胞输血组的手术并发症、非手术并发症、院内感染率、输血反应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普通输血组 (P <0 0 5 ) ,单纯输注红细胞组 3项参数优于混合输注组 (P <0 0 5 )。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能够有效地优化临床治疗 ,促进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器性能的质量评价方法,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患者安全输血. 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和Nageotte计数法测定过滤前后血液中白细胞浓度、血小板浓度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 结果滤过前后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浓度分别为(7.18±1.84)×109/L和(2.14±2.82)×106/L;白细胞滤除率99.97%;过滤前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6.86±54.23)×109/L和(38.19±11.82)×109/L,血小板去除率77.11%;过滤前后红细胞分别为(5.22±0.65)×1011/L和(4.67±0.612)×1011/L,红细胞回收率89.46%;滤过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明显降低. 结论该白细胞滤器能够滤除绝大多数白细胞,减少输血患者感染机会;高效白细胞滤器的应用达到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医院输血后感染和并发症,是临床输血工作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液成分的应用情况,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接治的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液成分输注量、输注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占80%,女性6例,占20%,A、B、O、AB血型人数分别为10例(33.3%)、11例(36.7%)、8例(26.7%)及1例(3.3%)。共用血液成分7 558U,其中红细胞1 811U(24.0%)、血浆5 604U(74.1%)、血小板143U(1.9%),成分输血率为100.0%。A型为2 413U(31.9%)、B型为3 153U(41.7%)、O型为1 894U(25.1%)、AB型为98U(1.3%)。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除应大量补充晶体及其他胶体液外,输注血浆、红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BMS-Hc与Sysmes XE-2100血红蛋白测定仪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MS-HC血红蛋白测定仪应用于血站采血前快速测定血红蛋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BMS-HC血红蛋白测定仪分别测定80份本院住院患者血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结果本法测定结果的线性范围为(36~199)g/L;低、中、高3份样本重复测定20次,批内变异CV值分别为2.25%、0.86%和1.17%,批间变异CV值分别为2.20%、1.60%和2.30%;本仪器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LS-HGB法)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者显著相关(r=0.999)。结论依据血红蛋白测定仪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操作的便捷程度综合分析,BMS-HC血红蛋白测定仪可替代血站系统目前采用的硫酸铜比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