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认知功能转归及脑组织代谢物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75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1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1H-MRS检测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肌醇(m I)、谷氨酸复合物(Glx)]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Glx/Cr比值均降低(P=0.030,0.030)。至随访结束时,MCI组7例(9.33%)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55例(73.33%)认知功能无变化、13例(17.33%)逆转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对照组13例(13/17)认知功能功能无变化,2例(2/17)进展为轻度认知损害,无一例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认知功能转化亚组中仅MCI-MCI组患者Glx/Cr比值高于MCI-AD组(P=0.040)。结论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Glx/Cr比值降低可能是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恶化较敏感的生物学指标,尚待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发生白内障患者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 ,患病时间长 ,往往存在全身及 /或眼部并发症 ,临床处理感到棘手。我院在对糖尿病发生白内障患者 (均为 2型糖尿病 )的治疗中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5月到 1999年 4月 ,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2 5例 ,共 30眼。男 10例 ,女 15例 ;年龄在 50岁以下 8例 ,51岁~ 8例 ,6 1岁~5例 ,70岁以上 4例 ;糖尿病史 1年以内 3例 ,1~ 5年以上 6例 ,5年以上 6例 ,有 10例病人是在术前检查时发现的 ;术前视力 :光感 4眼 ,手动 4眼 ,数…  相似文献   
3.
大脑半球的皮质主要由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皮质动脉供应 ,皮质动脉的闭塞引起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我院 1 995年 2月~ 2 0 0 0年 3月收治脑叶梗死 44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4例脑叶梗死患者男 2 6例 ,女 1 8例 ,年龄 38~ 87岁 ,平均 64 32岁 ,其中 <5 0岁 6例( 1 3 64% ) ,>5 0岁 38例 ( 83 36% )。既往有高血压病 2 1例 ,高粘血症 1 1例 ,血清总胆固醇(CHOL) 7 0 1~ 9 33mmol/L ,甘油三脂 (TG) 2 1 4~ 7 89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4 1 2~6 41mmol/L ,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急性卒中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部位、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制定急性卒中后感染调查表,对545例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发病时间≤2周)的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进行调查;同时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为18.5%;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急性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11.0%;革兰阴性菌占67.5%,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占25.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7.2%;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和妥布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呋喃妥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检出率分别为50.0%、46.2%;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论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叶梗塞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对其诊断价值及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叶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特点,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脑叶梗塞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偏瘫、言语不清、头前,顶叶、颞叶多发、单叶累及较多。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经溶栓、脑保护剂等治疗,症状改善77.27%,无改善11.36%。结论:脑叶梗塞在脑血管病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及疗效。方法 :应用YL Ⅰ型颅内血肿穿刺针配合血肿粉碎器 ,血肿液化剂对经CT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早期治疗 ,并观察疗效。结果 :微创治疗脑出血其病死率及重残率均低于以往大宗文献报道的水平。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安全、简便、损伤轻微 ,不受场地限制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寻找可控因素,以利于预防急性卒中后感染.方法 筛选出可能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对2009年4月-2011年3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基线调查,先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最后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发现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为18.5%,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占12.3%及泌尿系统占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出血性卒中、卧床、卒中后早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基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15分、基线Barthel指数(BI)<50分等7项因素,为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重视危险因素、尤其是可控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高感染风险卒中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眼外肌麻痹型偏头痛是临床少见疾病,现将我院1995年4月~1999年4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7例患者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外肌麻痹和同侧偏头痛。男6例,女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平均40岁。病程2月~<1年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 ( GBS)血浆置换 ( PE)治疗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 8例 3 6次血浆置换术的观察 ,总结术中术后常见的问题产生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 :血浆置换是治疗 GBS的有效方法 ,但术中可出现过敏反应、低血压、穿刺针脱出血管、术后感染且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等问题。结论 :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术中术后的密切观察是保证 PE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