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药益气通脉胶囊与西药消心痛治疗效果。方法: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通脉胶囊治疗组(64例)和消心痛、恬尔心对照组(72例)。两组在年龄、分型、合并症及心电图异常等分布相仿。前者给予益气通脉胶囊8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5~10mg,恬尔心3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30天。结果:中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心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心电图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胶囊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试验(TEAP)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并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MET)进行对比,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方法自1993年5月~1997年10月,80例拟诊冠心病的住院病人同期行TEAP、TMET及CAG检查;以CAG为诊断标准,确诊为CHD者60例,另20例为CAG正常者。CAG均为右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JudkinS法进行。TEAP、TMET以心率达到次极限水平,二阶梯运动试验方法记录ECG。结果TEAP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1.67%、90%,并且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其与TMET的敏感性、特异性相比更可靠(P<0.01)。结论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试验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有效、简便的诊断CHD的方法。并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初略评估。  相似文献   
3.
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及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如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其可发展成慢性心肌炎或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变[1,2 ] 。我们应用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6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5 2例 ,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 6~ 16岁 ,平均 12 .6± 3 .8岁。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3] 。发病前 1~ 2周有病毒感染病史者 3 7例 ;心电图出现ST T段改变 18例 ,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 42例 ,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6例 ;超声心动图及X…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血管生长因子(VEGF)变化的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对照组在前降支处穿线不结扎,观察两组血清VEGF质量浓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组织VEGF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心肌组织VEGF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实验组心肌组织中VEGF水平增加,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缺血能刺激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VEGF的表达;血浆VEGF水平变化可成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NFl)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和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步行运动对其影响,并探讨步行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8l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分为运动治疗组(常规治疗+运动治疗)48例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33例。运动治疗方法;每天上、下午各作1次6min步行运动,总运动时间达到8周。运动组和对照组均在入院时和8周后的运动前后采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STNFR)的水平。结果:入院时8l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运动后较运动前血浆TNF-α及STNFR水平均显著升高(t=2.730,P&;lt;0.01)。治疗8周后血浆TNF-α及STNFR水平明显下降(t=2.437,P&;lt;0.05),运动组运动前较对照组血浆TNF—α及STNFR水平下降更明显(t=2.428,P&;lt;0.05)。运动组治疗8周后的步行运动距离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t=2.530,P&;lt;0.0)。结论:每天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CHF患者血浆炎性细胸因子的含量,有利于CHF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C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和受体水平的变化及适量步行运动对其的影响,并探讨适量步行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142例心功能Ⅱ、Ⅲ级的(2H17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常规+运动,86例)和对照组(常规,56例)。运动治疗方法:运动组入组后,上、下午各1次,每次6 min适量步行运动,总疗程8w;对照组仅在入组时和治疗8w结束时进行适量步行运动。两组均在入组前后和治疗8w后同时采集肘静脉血2ml测定血浆TNF-α及STNFR的水平。结果 142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在入组后进行限定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后发现,运动后较运动前血浆TNF-α及STNF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治疗8w后两组血浆TNF-α及STNF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运动组较对照组血浆TNF-α及STNFR水平下降明显(P<0.05);治疗8w后运动组的运动距离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每天适量的步行运动可以有效降低CHF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利于CHF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合并糖尿病60例,无糖尿病60例,根据临床特点及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明显重于单纯冠心病组.多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广泛和严重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12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including 60 cases with type 2 diabetes,60 cases of non -diabetic,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e other group ( P < 0.05). Conclusions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ainly manifested more extensive and severe.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为今后相关患者更好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住院期间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需求。结果:患者对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态度积极,对介入治疗的主要心理反应为恐惧、焦虑、抑郁,兴奋和平静。并且希望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加强有效的术后随访工作。结论:应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和形成健康行为的有效手段,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治疗 1 2例经临床、心电图、X线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PDA患者 ,年龄 2~ 1 7( 6 .2± 3)岁 ,体重 8~ 6 2 .5( 2 3.1± 2 .3)kg。其中2例经外科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后再通患者。采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自膨性蘑菇状封堵器 ,选择封堵器的型号较PDA最窄径大 2mm ,用 6F传送鞘经静脉置入 ,术后即刻行胸主动脉造影。手术前、后均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术后 2 4h、3个月、6个月、1 2个月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检查。结果PDA最窄径 1 .8~ 6 .3( 3.7± 1 .4 )mm ,手术成功率 1 0 0 % ,术后即刻听诊杂音消失者 1 1例 ,轻度收缩期杂音者 1例。 1 5min后胸主动脉造影显示 1 1例完全闭塞( 91 .6 % ) ,仅 1例有极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72h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分流消失。全组患者无任何导管及临床并发症发生 ,随访 3~ 1 2 ( 7.3± 2 .7)个月 ,所有患者无PDA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 ,成功率高 ,适用于各种类型PDA ,患者也容易接受 ,是目前介入治疗PDA最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