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自我管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自我管理记录单由表首、项目及备注3个部分组成。便利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成年精神科男女病房各2个,按性别采取抛硬币法随机抽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个病房,从每个病房便利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的20例患者,共抽取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自我管理记录单,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幻听护理和管理。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 试验组34例、对照组30例完成研究。干预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焦虑、紧张、先占观念3个条目)、冲动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和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PANSS(焦虑、紧张、先占观念3个条目)、冲动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明显(P<0.05)。 结论 采用幻听自我管理记录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管理,有助于患者有效地识别、应对、管理幻听症状,改善幻听对其情绪及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Herth希望量表对42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425例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贬低-歧视感量表总分为(28.59±4.01)分,病耻感检出率为86.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未婚、离异及丧偶、希望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了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总变异的44.2%。结论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检出率较高,希望水平低、未婚、离异及丧偶、住院次数多、文化程度低是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建议护理人员通过自我肯定训练等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增加对精神疾病知识的教育,鼓励其坚持服药减少复发,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其病耻感。  相似文献   
3.
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定义、风险评估、干预策略3方面对精神科暴力行为的研究现状、不足和趋势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应对启示和要求,以期提高护士对于此类患者暴力行为的正确认识,为有效准确评估和最佳干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院封闭式精神科病房所采取的应急管理策略效果。方法 根据封闭式精神科病房的特色、精神科收治患者的特殊性以及精神科护士的特点,采取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分区分岗位分级防护,优化病区布局及探视管理模式等应急策略,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保障患者和护士的安全。结果 2020年1月21日—8月31日新冠疫情期间精神科护士新冠防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封闭式精神科病区在院患者2 192例未发生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无纠纷、投诉及拒收、拒治和推诿患者事件。结论 通过分析封闭式精神科病房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积极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策略,保障了新冠疫情期间在不间断收治患者的情况下封闭式精神科病房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社会支持及照顾负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 结果 连带病耻感可显著正向预测照顾者负担(B=1.592,P<0.001)。连带病耻感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亦显著(B=-1.506,P<0.001);连带病耻感通过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置信区间为[0.340~1.076],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42.4%。 结论 护理人员应开展以影响照顾负担的路径为依据的干预策略,降低主要照顾者的连带病耻感水平,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减轻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科床旁护理查房对年轻护士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定精神科床边护理查房的流程、规范并培训及干预。结果经过1年的临床实施,年轻护士的临床护理思维(运用护理程序)、病情观察评估能力、专业知识点掌握、规范的动手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患、医、护)、应变处理能力、人文关怀及素养7个方面的临床能力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结论通过运用规范的精神科床边护理查房可以明显提升年轻护士的临床能力。精神科床边护理查房的形式可以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年轻护士培训中利用案例进行实际情景教学可以提升护士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警管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0日收治本病区的女性精神疾病(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576例设为实验组,将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0日631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方法在病区实施精神科预警管理,按照“精神科意外事件征兆评估表”进行危险征兆评估,公示预警内容,确定个性化的预防控制计划。结果预警管理后实验组意外发生总数、各类意外发生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能显著降低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病人自身和他人受伤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精神科特需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针对性地、适合精神科特需患者住院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入住特需病房患者21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入住特需病房患者113例作为研究组,制定和实施特需病房管理制度,比较两组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总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制定和实施特需病房管理制度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科特需病房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特需病房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有效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寿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52-152
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一般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不理智的、具有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其造成的伤害可能十分严重.从目前的报道来看,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冲动行为的发生并不少见.了解其特点,进行必要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其冲动行为,减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事肇祸率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5日,我们收治1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躁狂发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