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近期随访,以观察该治疗的临床效果、技术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随访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4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直抬腿高度、腰椎活动度、感觉和肌力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之后7天和90天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好转,VAS治疗后7天、90天分别为3.5±0.25和2.7±0.21,与治疗前7.6±0.45比较P<0.05.治疗后7天、90天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 %和83.70 %.结论:采用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接骨板前置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9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前置内固定术治疗45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其中Robinson 2A2型23例,2B1型20例,2B2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个月。肩关节功能的Constant评分总体优良率达95.6%。结论:接骨板前置固定锁骨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架联合“9”号膏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56例,按AO/ASIF桡骨远端分型:B3型14例,C1型16例,C2型16例,C3型10例。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适当牵伸和牢固固定下维持已复位的骨折直至愈合。所有56例于受伤当日予以院内自制“9”号膏外敷患腕,2d换药1次,连敷14d。结果平均随访10.5个月。外固定时间6—8周。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无肌腱迟发性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有1例出现螺丝钉断裂,更换螺丝钉后愈合;另有2例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痊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周。敷药无不良反应。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治疗结果:优4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采用可调式外固定架联合“9”号膏敷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前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粹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的病例,采用重建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随访3~21个月,均获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为2.5个月。功能:优28例(66.7%),良12例(28.6%),可2例(4.7%),优良率为95.3%。结论前置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粹性骨折,复位好,固定稳,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2011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后外侧联合内侧双切口对34例Cott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8~72岁。均为新鲜骨折,其中开放骨折2例,闭合骨折32例。  相似文献   
6.
前置与上置重建钢板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其钢板放置方法尚有争议,须经研究证实重建钢板前置与上置的生物力学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目的:比较前置与上置重建钢板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12具成人新鲜锁骨标本(共24根),致中段锁骨粉碎骨折,分别采用6孔钢板固定并将标本随机分为3组:钢板上置组(n=9):重建钢板经塑形后,固定于锁骨骨折标本上方,保证骨折线两端均有3枚螺钉;钢板前置组(n=9):重建钢板经塑形后,固定于锁骨骨折标本上方,保证骨折线两端均有3枚螺钉;正常标本组(n=6):无任何干预措施.测试各组试件的生物力学特性,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三点弯曲强度、扭转强度和刚度测量表明,钢板上置组和钢板前置组与正常标本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拉伸试验表明,钢板前置组内固定抗拉强度和刚度优于钢板上置组(P<0.05);抗拔力亦明显优于钢板上置组(P<0 05);同时钢板前置组内固定应力遮挡小,明显优于钢板上置组(P<0.05).提示钢板前置是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一种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采用口服自拟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56例,男21例,女35例。年龄38~76岁,中位数42岁。单膝18例,双膝38例。病程4~35个月,中位数19个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膝关节症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服药期间,3例出现胃脘痛,将冷服药改为温服后胃痛好转;2例出现便秘,用番泻叶泡茶饮用后便秘得以缓解;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临床治愈7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6例。结论:采用口服自拟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操作技术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VP技术对1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18个椎体进行治疗,应用形象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术后4周随访,评价早期疗效.结果 所有穿刺均获成功.骨水泥注射量为平均5.5ml.术后椎体前部高度部分增加者13个椎体,增加幅度2-6 mm.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疼痛均明显改善:VAS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术后24小时平均2.7分.所有患者均在3~6天后出院,平均4.5天,出院后生活均能自理.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方法,其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异位成骨材料修复新西兰兔桡骨干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3只新西兰白兔(4周龄,体质量1.5 kg)作为实验动物。取新西兰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予碱性磷酸酶染色确认其成骨活性。取诱导后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共培养,3天后植入4只新西兰白兔股骨骨膜旁。于植入后第8周收取异位成骨材料,行骨组织切片检查。取8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干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4只),分别植入异位成骨材料和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修复骨缺损,于术后4、8、12周行手术侧X线摄片,术后12周取修复处骨,行组织切片检查。结果异位成骨植入第8周见植入物成骨完整,获取的成骨材料组织切片显示与股骨干骨细胞结构相似。骨缺损修复动物实验术后X线摄片显示,实验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修复处骨组织切片显示,实验组新生骨与周边骨组织边界消失,融合度好,骨小梁密度高,新生血管较多。结论异位成骨材料可用于兔桡骨干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接受手术的高龄(年龄≥75岁)髋部骨折患者149例,男62例,女87例,年龄(82±5)岁。分别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组及传统处理模式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对比。 结果14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0±2.3)个月。男62例,女87例,平均年龄(82±5)岁。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2±1.2)d,少于传统处理模式组术后住院时间[(12.1±1.9)d,t=2.513,P<0.05]。术后24 h及48 h,加速康复外科组VAS评分与传统处理模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1,t=1.598;均P>0.05)。术后12 h及72 h,加速康复外科组VAS评分为(2.5±1.3)分、(1.2±0.8)分,低于传统处理模式组[(3.9±1.6)分、(2.7±1.5)分,t=2.379,t=2.165;均P<0.05]。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精神异常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6.4%及9.0%)低于传统处理模式组(23.9%及29.6%,χ2=9.079,χ2=10.339;均P<0.05)。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脑血管意外、尿路感染、褥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5,χ2=1.232,χ2=0.444,χ2=2.170及χ2=1.091;均P>0.05)。术后1 w,加速康复外科组Harris评分为(63.2±4.8)分,高于传统处理模式组[(49.2±3.9)分,t=2.221,P<0.05],术后3、6及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7,t=1.098,t=0.813,均P>0.05)。 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精神异常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