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患者女,7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3 d,阵发性加重,未向腰背部放射。超声检查:左肝见一大小2.4 cm×1.6 c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CDFI于结节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周边探及一短棒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1)左肝低回声结节,考虑胆管细胞癌;(2)脂肪肝。收入我院肝胆外科进一步检查,常规超声表现同门诊,超微血流成像示结节内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证候要素的组成和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对29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证候要素中气虚占93%,寒凝占91%,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血虚、气滞、肾虚、阳虚、湿阻.证候要素共有31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4.6%,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5.4%.证候要素的组合形式最多的是脾肾两虚兼寒凝血瘀证.结论 气虚、寒凝是原发性痛经的基本病机;脾肾肝是原发性痛经的病位;寒凝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3.
4.
肺炎支原体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改变,其患病率约占小儿肺炎病例的10%~30%,MP每3~7年流行1次,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MP除可引起肺炎外,还可引起肺外多系统的并发症,如脑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的抗病毒能力。方法 采用人肺泡腺癌基底上皮细胞(A549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确定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的细胞毒性,利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地高辛、欧夹竹桃苷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以及仙台病毒(SeV)和甲型流感病毒(H1N1)复制的影响。利用天然的IFN信号通路缺陷的vero细胞结合荧光显微技术、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地高辛、欧夹竹桃苷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否依赖IFN信号通路。在敲低钠钾腺苷三磷酸(ATP)酶α1亚基(ATP1A1-shRNA)的vero细胞中,通过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等检测细胞内病毒复制及细胞的抗病毒IFN反应。结果 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可抑制VSV、H1N1、SeV和EMCV基因表达;结合使用IFN缺陷的vero细胞证明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发挥抗病毒作用不依赖于IFN信号通路;在敲低ATP1A1的vero细胞中,地高辛和欧夹竹桃苷不再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结论 地高辛、...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压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和腹水等症状,其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肝硬化,其最直接和最致命性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20%,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年内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FM)诊断为CHD的住院婴儿93例,按是否是新生儿分为2组:Ⅰ组:1h至28d(n=14),Ⅱ组:28d至1岁(n=79),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组CHD以复合畸形为主,共7例(7.5%),以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最多见(2.2%).Ⅱ组CHD以单纯畸形为主,共66例(71.0%),最常见的CHD类型为VSD(46.2%).两组CHD类型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合并心脏外畸形(8.6%).临床表现多样,在Ⅰ组尤其不典型,以呼吸急促、青紫、心脏杂音多见,易反复患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结论婴儿CHD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对可疑的CHD婴儿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并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改变,其患病率约占小儿肺炎病例的10%~30%[1],MP每3~7年流行1次,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2].MP除可引起肺炎外,还可引起肺外多系统的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心包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3],本文就近年来MP的发病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1例)和开腹组(56例),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及炎症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VSA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和7 d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炎症反应轻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