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侧腹壁由三层肌肉组成: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其筋膜鞘。支配正中腹壁的神经走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神经筋膜层。在此神经筋膜层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滞前腹壁神经,提供良好的腹壁镇痛,此腹壁区域阻滞新方法,称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现就腹横肌平面阻滞的解剖基础、阻滞方法、临床效果、适应证、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地西泮为内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这5种探针药物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D6、CYP3A4、CYP1A2、CYP2B6、和CYP2C9底物。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去除蛋白,色谱分离采用UPLCBEHC18(2.1 mm×50 mm,1.7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MRM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结果日间精密度和日内精密度12%,准确度为90.3%~111.4%,提取回收率为78.6%~98.8%,基质效应为93.8%~109.5%,血浆标准曲线在1 ng/ml~2 000 n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并成功应用到拉帕替尼对大鼠CYP450酶活性影响研究,表明拉帕替尼对大鼠CYP2B6、CYP2D6、CYP3A4、CYP1A2酶都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快钠流(INa)和L型钙流(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快钠流(INa)和L型钙流(ICa-L),观察50μmol/L姜黄素对INa和ICa-L的影响。结果:50μmol/L姜黄素对INa和ICa-L的抑制率分别是71.9%±6.3%(P〈0.01)和-1.7%±13.1%(P〉0.05)。它使INa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上移,但不改变激活电位和反转电位,对ICa-L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50μmol/L姜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Na有较强抑制作用,对ICa-L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组(UONB组,25例)和传统闭孔神经阻滞组(TONB组,25例)。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两种闭孔神经阻滞方法成功率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等。结果 UONB组和TONB组患者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闭孔神经阻滞后分别为52±7mmHg和66±19mmHg,UONB组显著小于TONB组(P=0.001)。UONB组阻滞成功率为97.4%,显著高于TONB组(74.2%)(P=0.01)。结论超声引导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闭孔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各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每条神经8、6、4mL.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阻滞效果: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较短(P<0.01).阻滞效果较好(P<0.01).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评定:A组优秀29例,良好l例.麻醉优良率达100%:B组优秀28例.良好2例.麻醉优良率达100%;C组优秀11例,良好12例,失败7例,麻醉优良率76.7%.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麻醉持续时间A组和B组显著长于C组(P<0.01).3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是臂丛神经阻滞理想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联合腹腔内重复滴注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L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复合罗哌卡因(PR复合)组和对照组.PR复合组患者于气腹建立后和术后6 h,向胆囊表面、膈下喷洒0.75%罗哌卡因10 mL,在手术缝合腹壁切口前,向每个切口局部注入相同局麻药液2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浓度姜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和Ik1,观察50μmol/L姜黄素对Ito和Ik1的影响。结果 50μm/L姜黄素对Ito和Ik1通道电流的抑制率分别是(84±11)%(P<0.05)和(59±8)%(P<0.01)。它使Ito和Ik1通道电流密度-电压曲线电流幅度减小,但不改变其整流特性。结论 50μmol/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和Ik1电流,提示其可能存在心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方法 择期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2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50~75岁,体重45~70 k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4):单纯全麻组(GA组)、全麻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CGT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CGEA组).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送至麻醉后恢复室(CPACU),患者入室时记录VAS评分.PACU期间评价疼痛程度,VAS评分>3分的患者接受静脉吗啡滴定,VAS评分≤3分时停止吗啡滴定,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和/或硬膜外镇痛泵.滴定结束时记录吗啡总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GA组和CGTA组比较,CGEA组术后中重度痛发生率降低(P<0.01);GA组、CGTA组和CGEA组患者术后重度痛发生率、入室时VAS评分及吗啡总用量依次降低(P<0.01);CGEA组镇静发生率低于GA组(P<0.01),三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全麻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缝皮前和晚上9点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术毕两组均给予患者自控的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稀释至100 mL。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24 h舒芬太尼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在PCA期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次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陈丽梅  刘付丽  刘乐  董冬梅  徐旭仲 《浙江医学》2015,37(19):1591-159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硅酮支架置入术的麻醉管理措施。方法 收集行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0例,将麻醉过程分为软质支气管镜期(软镜期)、硬质支气管镜期(硬镜期)和复苏期3个阶段。采用咪达唑仑1~2mg、丙泊酚1.5~2.5mg/kg或依托咪酯0.15~0.3mg/kg、舒芬太尼10~15μg快速静脉诱导,丙泊酚30~167μg/(kg·min)和瑞芬太尼0.03~0.2μg/(kg·min)术中静脉泵注维持。软镜期先进行软镜下气道预处理,自主呼吸或行间歇指令正压通气。硬镜期肌松完善后硬镜下置入硅酮支架,采用高频血喷射通气,间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毕复苏期继续间歇指令正压通气。全程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软镜期和复苏期连续监测PETCO2,硬镜期间歇监测PETCO2。结果10例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SpO2均能维持正常水平,硬镜操作结束时的PETCO2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软镜结束时和拔管时(P<0.01)。结论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置入术采取分阶段的麻醉管理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