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脏弥漫性淋巴管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40岁。平日身体健康,1个月前单位体检发现脾脏囊性肿物。门诊以“脾脏囊肿”收住人院。查体: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脾肿大,达肋下三指。血常规、生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患者既往乙肝“小三阳”病史20余年;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名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与近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AG发现92支血管有狭窄,64SCTCA发现98支血管有狭窄,冠状动脉CTA诊断狭窄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95.9%。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MR-PROSET序列观察腰骶神经根(节)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MR-PROSET)在显示腰骶神经(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3DPROSET序列扫描健康受试者30例,所得原始图像行3D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节)的形态和走行,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结果PROSET序列图像能清晰显示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神经节以及L3~S1水平的节外段神经;L1~2水平的节外段显示稍差。L1~L5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逐渐增加,而S1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较L5水平稍短。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直径、神经节长径、宽径以及面积均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神经根鞘倾斜角则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结论MR-PROSET序列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节)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三维MR-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显示能力,观察腰骶神经根变异的三维影像学解剖。方法采用常规MRI序列和三维PROSET序列扫描108例腰腿痛患者,所得PROSET序列原始图像行三维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形态。结果在获得优良图像的105例病例中发现14例腰骶神经根变异,发现率为13.33%。14例腰骶神经根变异中,Ⅱ型变异为10例(71.43%);其中Ⅱ-1型4例(28.57%),Ⅱ-2、Ⅱ-3、Ⅱ-4型各2例(各14.29%);Ⅲ型及Ⅵ型变异各2例(各14.29%)。结论三维MR-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心经神门穴的脑激活区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fMRI组块模式。fMRI的主要参数为TR/TE/FA=3560ms/50ms/90°,刺激为手法捻转行针。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神门穴主要激活了右侧额叶的中央后回BA2、BA1,左侧额下回BA47和中央后BA43,其次为右侧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左侧颞叶的颞上回BA22,右侧脑岛BA40。而假穴没有激活。结论:刺激神门穴能激活相应的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软组织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8月经广东省中医院PET/CT诊断软组织转移瘤患者69例。观察转移灶的数目、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并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肌肉及皮下软组织转移灶PET/CT显示率。结果 (1)肌肉转移灶:PET/CT显示100个;PET显示100个、显示率为100%,SUVmax:1.91~15.93;CT平扫显示肌肉转移灶32个、显示率为32%;分为三型:结节、肿块型,炎症型,钙化型。(2)肌肉转移灶CT增强(16例):同扫描范围PET/CT显示26个,CT增强显示11个(显示率为42.3%),表现为均匀、不均匀或环形轻度~明显强化。(3)皮下软组织内转移灶:PET/CT显示78个;CT显示78个,显示率为100%,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结节或肿块;PET显示74个、显示率为94.9%,SUVmax:1.13~11.73。(4)肌间隙软组织内转移灶:PET/CT显示7个,表现为单发结节,SUVmax:1.26~6.42。结论 PET/CT不但能全面显示软组织转移瘤的形态、部位及代谢等情况,还能明确原发肿瘤,在软组织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单独PET或CT,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SENSE-body线圈用于乳腺临床检查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触诊阳性乳腺肿块病人30例,33枚肿块,使用SENSE-body线圈进行MRI与钼靶摄影检查。分别将MRI平扫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结果与钼靶摄影进行对比。结果: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X线钼靶摄影分别为66.7%,87.5%,81.8%;MRI平扫分别为66.7%,75.0%,72.7%;动态增强分别为88.9%,100%,97%。结论:使用SENSE-body线圈进行乳腺MR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可以达到等同乳腺专用线圈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18F-FDG PET/CT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P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结果 11例患者中,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2例,非霍奇金病9例,包括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其中3例MALT淋巴瘤合并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6例病变累及双肺,3例累及右肺,2例累及左肺;共有7例累及右肺中叶。病灶形态表现为单发肿块(结节)4例,肺炎样实变3例,多发结节3例,混合型1例。6例实变或较大肿块病灶中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其中的3例可见跨叶分布征。合并LIP的3例患者可见双肺广泛分布的磨玻璃影和多发含气空腔影。大多数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影。 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地显示PPL病灶的分布、形态和肿瘤活性,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为PPL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冉鹏程  柴晓明  李松柏  李琳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100-1103
目的:测量腰椎间盘突出时相应水平脊神经节(DRG)面积的变化,了解它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D MR-PROSET序列扫描30例健康志愿者及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所得原始图像均行3D MIP后处理.测量健康志愿者组L1~S1水平及病例组椎间盘突出受累水平的双侧DRG面积.结果:健康志愿者组的L1~S1水平DRG面积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