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目的 评价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进行择期手术并自愿使用术后镇痛泵的4 560例患者,按照镇痛管理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22年6月至11月使用PCA镇痛的2 145例患者,观察组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使用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的2 415例患者。比较两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随访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度及术后镇痛泵的有效单次按压率。结果 观察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过度镇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泵的有效单次按压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术后镇痛中不仅提高了术后镇痛泵的有效单次按压率及随访率,还提高了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和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三种不同全凭静脉麻醉深度对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三组。研究A组将BIS数值控制在50~55,研究B组将BIS数值控制在45~49,研究C组将BIS数值控制在40~44。比较三组患者术前(T0)、术中(T1)、术后清醒后(T2)血糖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三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术后72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研究A组T1、T2血糖值高于T0(均P<0.05)。研究C组T1、T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T0(均P<0.05)。研究A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研究B组和研究C组,术后72 h内谵妄发生率低于研究B组和研究C组(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术后24、48、72 h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麻醉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全身麻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以及插管时间;给药前(T0)、插管前(T1)、插管完成时(T2)以及插管后3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T0~T2呼吸频率(RR)及呼吸末CO2分压(PETCO2);血清中TNF-α、IL-2、IFN-γ 及CRP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暂停、插管知晓以及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插管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1~T2MAP、HR提升大于对照组,T3降低大于对照组;SpO2在T1时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1~T2时,观察组RR显著高于对照组,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2、IFN-γ 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与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并稳定麻醉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应。但骨科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因手术创伤,非生理的人工内固定器材的直接接触及内固定器材对骨骼的张力等伤害性刺激导致术后镇痛效果不佳。本研究将甲基泼尼松龙配伍到罗哌卡因芬太尼中与罗哌卡因芬太尼组进行术后镇痛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7)及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麻醉方式。术后,研究组采用SAPB,对照组采用PCIA。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术后4、24 h,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的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PB在胃癌根治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PCIA,可以抑制疼痛介质产生,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