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镇江市新发尘肺病的现状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6—2013年新发尘肺病例资料,按照尘肺病种类、接尘工龄、发病年龄、期别、行业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镇江市共报告尘肺新发病例527例,其中,男性患者485例,占92.03%;女性患者42例,占7.97%,男女性别比约为11.5∶l。在各尘肺病例中,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为主要病种分别占59.20%、15.94%、9.87%、7.78%;主要发生在建设、建材、电力、制造、采矿行业(91.08%)。结论镇江市的尘肺病以矽肺为主,集中分布在建设、建材、电力、制造、采矿行业,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浅析近5年镇江市尘肺发病特点及原因。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镇江市新诊断的尘肺患者构成、所属企业性质、发病年龄、接尘工种、工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5年来镇江市尘肺检出数、检出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国有企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患者平均发病年龄高于非国有企业患者(P0.01),接尘工龄与非国有企业患者相当。工龄不超过10年的新发尘肺工种以主掘进工、凿岩工和破碎工例数为多。结论国企尘肺防治工作是有成效的,平均发病年龄超过工人退休年龄。非国有企业尘肺发病所占比例升高,新发尘肺发病年龄轻,工龄短,病情重。  相似文献   
3.
李艳平  倪金凤  蔡露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54-2555
目的分析2006—2010年镇江市尘肺病例的发病特征,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镇江市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全市职业病报告结果,对镇江市2006—2010年所有确诊的尘肺病例,按照尘肺病诊断时间、工龄、行业、年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江市2006—2010年新发病例390例,尘肺病平均发病工龄(18.4±6.5)a,平均发病年龄(54±10.5)岁。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矽肺202例,占51.79%;其次是煤工尘肺、水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共158例,占40.51%。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建材行业(24.36%,95例),其次是建设行业(21.03%,82例),第3位是电力行业(17.44%,68例),第4位是采矿行业(16.92%,66例)。结论应加强对建材行业、建设行业、电力行业及采矿行业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姜方平  钱海洋  谢石  吴佳嫣  倪金凤  李艳平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594-2595,2598
目的对镇江市自2004—2012年发生的5起职业性有机溶剂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分析,寻找引起中毒发生的因素。方法事故开展现场调查,并按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诊断标准对收集的5起有机溶剂中毒事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事故主要分布于制鞋业与农药制造业,中毒42人,其中苯中毒16人,占38.10%,正己烷中毒17人,占40.48%,氯甲烷中毒9人,占21.42%。5起事故现场调查显示,造成事故原因主要为通风排毒措施不佳,个人防护较差,职工缺乏安全防护知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不善等,由以上原因造成事故的比例高达40%以上;现场空气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超标率高达50%以上。结论管理不善、防护措施差与个体防护用品不到位是引发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苯与正己烷中毒已成为有机溶剂中毒发生的主要化学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及支气管肺炎非喘息型患儿(肺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6、8(IL-2、6、8)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检测,探讨细胞因子在毛支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符合毛支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对照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空腹静脉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2、6、8水平,测外周血EOS计数。结果:毛支组血清IL-6、8较肺炎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EOS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支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感染因素刺激气道导致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参与抵御病原体侵犯的同时,也造成局部肺组织的不同损伤。提示在治疗毛支时除以清除病毒为主外还应注意抑制炎症递质的产生和免疫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镇江市2006—2013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当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镇江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3年镇江市共确诊职业病7大类31种659例,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发病数位居前3位,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9.97%、6.07%和5.61%。尘肺病以矽肺为主(占尘肺病例数的59.20%)。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32.5%,其中氯甲烷中毒病例数居首位,占53.85%;慢性职业中毒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67.5%,其中以正己烷和苯中毒引起的病例数为主,分别占慢性中毒病例数的62.96%和25.93%。职业性皮肤病中主要是化学性皮肤灼伤,占职业性皮肤病例数的54.0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病例均为噪声聋病例。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集中分布于建筑、电力、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造、煤炭行业,并以男性为主。[结论]尘肺病、氯甲烷、正己烷和苯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聋为镇江市重点职业病。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集中分布于建筑、电力、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造、煤炭行业,应把这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作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镇江市电焊作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掌握镇江市电焊行业职业病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8年镇江市有电焊行业的企业监测资料及1914人次(共923人)电焊作业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作业场所中共有17.4%的电焊烟尘样品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其中电焊烟尘最高浓度达51.9mg/m^3。健康监护资料显示,心电图异常698人次,占心电图检查总人次的39.0%;胸片异常378人次,占摄片总人次的21.5%,发现疑似电焊工尘肺病人74人次,占摄片总人次的4.2%,摄片时已确诊的电焊工尘肺病人共计36人次,占摄片总人次的2.1%,新诊断出电焊工尘肺50例,检出率为5.8%。结论该市电焊作业危害严重,已直接损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化学品制造企业的职业工效学现况,并对其进行评价,以确定下一步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及经验法对作业人员主要作业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企业为四班两运转,劳动定员74人。周工作时间≤40 h。控制室及化验室监控作业系统为视觉显示器,与环境背景对比度高,数据易于判读;空调系统温度为26℃,DCS(集散控制系统)操作台高度为85 cm,靠背椅高度为90 cm,椅面高度为40 cm;作业人员作业动力单元主要靠手肘部及眼部操作,形成动力链,为无负重坐姿重心。噪声现场检测强度均小于70 d B(A)。下行人工投料口的高度为85 cm;作业动力单元主要靠下肢、腰部、手肘部及眼部操作,为较轻负重站姿重心。现场巡检作业动力单元主要靠下肢、腰部、手肘部及眼部操作,为人体较轻负重站姿重心,重心靠近人体,用力对称;现场空气温度受天气变化与生产设备的的影响,在夏季有高温危害,但作业人员主要为短时间接触,危害较小;噪声现场检测强度为LEX,8h=86.3 d B(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除噪声强度检测点合格率为71.43%外,其他危害因素检测点合格率为100%。结论该企业在合理用力、人机系统、作业环境和劳动组织等方面基本可行,但存在职业工效学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改进职业工效学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UET)在预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CAP患儿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喘息性CAP组(81例)和非喘息性CAP组(55例),另选取健康儿童4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CRP、PCT、WBC、NUET及免疫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对CAP的诊断价值。结果喘息性CAP组的CRP、PCT、WBC、NEUT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喘息性CAP组(P<0.05),非喘息性CAP组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性CAP组的IL-4、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喘息性CAP组(P<0.05),非喘息性CAP组的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PCT、WBC、NEUT4中血清炎症因子诊断C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9(95%CI:0.7052~0.8446)、0.9589(95%CI:0.9376~0.9802)、0.7528(95%CI:0.6854~0.8203)、0.6311(95%CI:0.5317~0.7205)(P<0.05),PCT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CRP、PCT、WBC、NEUT4中血清炎症因子诊断喘息性CAP及非喘息性C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4(95%CI:0.9080~0.9829)、0.7927(95%CI:0.7182~0.8672)、0.7760(95%CI:0.6967~0.8552)、0.7423(95%CI:0.6599~0.8247)(P<0.05),CRP诊断喘息性CAP及非喘息性CA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结论 CRP及PCT两种指标有利于诊断儿童喘息性及非喘息性CA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学(肺炎支原体、细菌、病毒)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10月,选择我儿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5例(重症肺炎组48例,轻度肺炎组3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查体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0、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FN-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较轻症肺炎组血清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肺炎发病过程中,存在机体免疫紊乱,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感染病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