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运用BESSMAN分类法诊断各种类型贫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 ,在红细胞直方图上可以看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变化 ,通过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各项参数指导临床 ,但对小儿静脉血红细胞参数报道较少 ,而且地区间仪器型号不同存在差异。为此 ,我们对昆明市 80 0例 3~ 14岁儿童进行了静脉血及指血红细胞参数调查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调查本市及近郊数所幼儿园和部分中小学生 80 0例 ,其中男 4 0 0例 ,女 4 0 0例 ,年龄 3~ 14岁。取晨间空腹静脉血 2ml,加入装有 0 2ml 2 ?TAK2 的干燥试管中 ,保证混匀完全 ,4h内检测完毕…  相似文献   
2.
吴茜  倪林仙  樊茂  赵明波  高丽 《当代医学》2010,16(12):57-58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七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昆明地区2006~2007年收治的3354例ALRI住院患儿抽取鼻咽深部分泌物,对呼吸道病毒病原谱、病原年龄分布特点及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911例,阳性率27.2%;混合感染17例,感染率0.51%。婴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及病毒混合感染率居各年龄组首位。新生儿、3岁以下婴幼儿以RSV感染为主,年长儿以IVA、PIVⅢ等多种病原感染为特点。年龄越小临床症状、体征越重。昆明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流行在每年7月至次年2月,流行时间持续近8个月,每年秋季均出现流行高峰,3~6月病毒感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两年间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仍存在差异,2007年秋、冬季高于2006年,呈现呼吸道病毒流行趋势。结论RSV是昆明地区3岁以内小儿病毒性ALRI的主要病原,本地区呼吸道病毒流行持续时间长,秋季为流行高峰季,病毒流行具地区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酶活性化及心脏受损的情况,方法:采用连续监测法等方法检测了110例新生儿HIE与45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心肌酶谱测定值比较。结果:血清心肌酶谱HIE新生儿组明显高于新生儿正常对照组(P〈0.01),而重度HIE组显高于轻、中度HIE组(P〈0.01)。结论:新生儿HIE做心肌产谱测定是诊断其心肌损害、损害程度和估计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有助于临床早期预测新生儿HIE心肌损害有给予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判断心肌损伤及病情程度。方法:对111例小儿肺炎(70 例肺炎、41 例重症肺炎心衰型) 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并与200 例正常儿童心肌酶谱值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心肌酶谱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01) ,重症肺炎组各项心肌酶谱值又明显高于肺炎组。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病情越重,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显著,随着病情好转,心功能的改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的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色谱法对 97例各种中枢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了血降钙素原 (PCT)检测 ,同时检测 5 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 14例 ,PCT阳性 14例 ,阳性率 10 0 %。病毒性脑炎 (病脑 ) 72例 ,仅 19例阳性 ,阳性率 2 6 4% ,且这 19例均为病脑并多器官功能障碍 ,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 11例全部阴性。 结论  PCT可作为区别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及结核性脑膜炎一项重要指标 ,能指导对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病率流行病学情况并探索ADHD患儿的临床分型。【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DSM-Ⅳ)ADHD诊断标准制定的DSM-Ⅳ症状量表作为评定学生在学校的行为症状问卷;同时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作为评定学生在学校外的行为问卷,对云南汉、彝、傣、哈尼等四个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九所小学5650名学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Ⅰ)、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及混合型(ADHD-C)三个表型,无的为正常组。【结果】5650例儿童经PSQ筛选阳性者971例(17.18%),经教师用DSM-Ⅳ量表筛选阳性者636例(11.26%);二者均为阳性,符合DSM-Ⅳ标准儿童402例,诊断为ADHD,总体患病率为7.12%;其中男290例(5.13%),女112例(1.98%);男∶女=2.59∶1。汉族儿童患病率为7.5%,少数民族儿童总体患病率为6.04%,其中傣族为3.36%,哈尼族为4.62%,彝族为8.90%,各民族儿童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亚型分布:ADHD-I占42.79%,ADHD-HI占11.44%,ADHD-C占45.77%。【结论】四民族儿童间ADHD患病率不同,提示ADHD发病与各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析15年间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本院1989年至2004年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院15年中16117例新生儿感染进行血培养,对分离出的1073株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送检标本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进行常规培养、鉴定,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1073株病原菌菌株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655株,占阳性菌株的61.0oA(655/1073);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87.8%,575/655);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10株,占阳性菌株的38.2oA(410/1073)。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300株(73.2%,300/410),非发酵菌110株(26.8%,110/410)。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575株),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5.6%(435/575);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非发酵菌主要为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中,非发酵菌15年间呈增高趋势。耐药菌逐年增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的耐药率逐渐增高,后10年耐药率逐渐增高(超过80%),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明显增加(高于60%)。革兰阴性杆菌前10年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耐药率为80%~95oA;近5年来,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于80%,对头胞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等耐药率超过50%,且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均在增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结论在调查的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有增高趋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并呈多重耐药。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小儿肺炎病原体组成现状,探讨其诊断方法及耐药状况。方法(1)对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772例患儿,取患儿气道深部分泌物培养,行药敏试验。(2)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检试剂,同时检测四种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n)、Q热立克次氏体。(3)收集双份血清进行抗体(IgM)检测。结果⑴细菌培养460例,检出病原菌19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革兰阴性杆菌130株。检出致病菌排列前4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2)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70%;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泰能、环丙沙星等敏感,对常用抗生素耐药。(3)772例患儿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212例,感染率27.46%,其中MP肺炎125例,占16.19%;Lp感染100例,占12.95%;Cpn感染13例,占1.68%;Q热立克次氏体感染3例,占0.39%。(4)双份血清抗体(IgM)检测59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增高50例。(5)多重感染41例,占5.3%。结论肺炎患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优势,病原菌对儿科常用抗生素耐药。四种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约占昆明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1/3,其中MP、Lp感染居前两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首诊时外周血象对白血病诊断、治疗时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10余年我院就诊的170例白血病患儿首诊时外周血象的变化。用法国产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严格质量控制下于首次抽骨髓前,由专人采取指尖血对17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首诊时进行周围血象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及幼稚细胞检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大部分患儿血小板计数中重度减少(BPC≤50×109/L 120例,占70.59%)、白细胞数多为减低或接近正常(WBC≤10×109/L 91例占53.53%)、多为中重度贫血(Hb≤90 g/L 148例占87.06%)。170例中有54例外周血片中可检出幼稚细胞,占31.76%。结论 小儿急性AL时血小板不同程度减低(占87%),呈中、重度贫血(占87.06%)。WBC多减低或接近正常(53.53%)。血片中检出幼稚细胞率(31.76%)。认为AL时外周血细胞数的变化可能与白血病细胞的类型、数量及其形成的张力对髓血屏障的累积程度以及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云南部分贫困地区儿童血清微量元素及其与生活环境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国家重点扶贫县昆明市禄劝县某乡镇希望小学彝族、乡村卡柱小学彝族、玉溪市元江县县城郊坝区桥头小学傣族、山区垤霞小学哈尼族6~14岁儿童共291人,测定儿童血清元素铅(Pb)、锌(Zn)、铜(Cu)、钙(Ca)。并同时填写儿童个人情况及家庭社会环境调查表。结果:乡镇希望小学彝族、乡村卡柱小学彝族、元江县坝区桥头小学傣族、山区垤霞小学哈尼族儿童血铅水平平均数分别为96.02μg/L、56.02μg/L、100.56μg/L、50.54μg/L,同一地区、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学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显著(P<0.01),和所处学习、生活环境交通流量密切相关。4所小学儿童的血钙均值均低于正常;血锌、血铜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贫困地区地处交通要道的城郊及乡镇铅污染较之交通欠发达的乡村及山区严重,应重视贫困地区的地处交通要道的城郊、乡镇地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贫困地区儿童钙缺乏较为严重,应当努力改善生活状况,增加含钙食品的摄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不同,儿童各种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健康教育及营养指导,提倡均衡饮食,以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