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是新近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杀螺剂。为进一步观察评价其江滩现场灭螺效果,2007年春季,我们进行了灭螺对比试验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球结膜微血管的超微结构 ,认识白内障时球结膜微血管的电镜改变 ,为微循环和眼科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对象为 5例老年性白内障、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 ,术前一般状态良好。在白内障手术时取球结膜标本。电镜常规固定、包埋、定位、超薄切片、用电镜观察。结果 :球结膜毛细血管多由 2~ 3个内皮细胞围绕而成。核多为长椭圆形 ,核周缘有轻度凸凹。近腔侧胞浆细胞器较多 ,微丝和微管十分发达。基底膜、周细胞与一般毛细血管相似。 6例白内障球结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底膜、周细胞、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电镜改变可以分为三类 :( 1)代偿反应性增强改变 :微丝、微管十分发达、核周深凹、胞体突入管腔内、内皮细胞突起穿越基底膜、白细胞穿壁 ;( 2 )可恢复性退变 :线粒体退变、核质周集、胞浆出现空泡、基底膜分层、弥散、小量出血 ;( 3)严重不可恢复性改变 :核质固缩、腔内红细胞融合、血红蛋白溢出弥散、管壁断裂、腔内充满退变、裂解结构 ( 2例 ) ,并通过断裂处出至基底膜外。结论 :白内障病人球结膜微血管的超微结构有程度不等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成新型氨基巯三唑衍生物 ,筛选广谱、高效、低毒的临床抗菌药物。方法 :设计合成了 3 (2’ 呋喃 ) 4 氨基 5 巯基 1,2 ,4 三唑 (Ⅵ )及其衍生物 4 (5’ 硝基糠叉替氨基 )均三唑 (Ⅷ )以及 5 取代苄巯基均三唑 (Ⅶ ) ,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 :所合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和核磁共振氢谱 (1HNMR)等所证实。初步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Ⅷ )对所有受试菌株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 ,新合成的化合物 (Ⅶa~b)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3 呋喃 4 ,5 二取代氨基巯基均三唑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临床开发前景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骨外尤文氏肉瘤(EOE)和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Aski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共同点。方法 对8例经典的pPNET的HE及免疫组化观察分析,结合文献,与同期4例Askin瘤及1例EOE对照分析。结果 此类肿瘤临床上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呈进展性。组织病理为小圆细胞肿瘤,密集排列呈分叶状结构,形成或不形成Hower—Wright菊形团,CD99(10/11)阳性表达。结论 pPNET、EOE、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有许多共同点,如年龄、性别、组织形态、超微结构.染色体易位、神经嵴起源等,可视为广义的pPNET,CD99为此类肿瘤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5.
1999~2003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5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宁  袁永琴 《齐鲁药事》2004,23(10):26-29
目的 了解我院五年间抗感染药物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管理,促进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文采用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消耗金额统计排序,对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地位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五年内药品销售总金额是逐年上升,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头孢菌素类临床使用份额最高,占居主导地位;阿齐霉素连续 3年居我院药品销售首位,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曲松分别连续 3年居前 3位,提示其价位较高且临床使用范围广;药品青霉素G钠、阿莫西林胶囊、利菌沙的DDDs连续居领先地位,提示其用药频度高,治疗地位稳定。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51岁,发现右乳肿块10天,伴疼痛. 查体:右侧乳腺外下象限可触及一约3cm×3cm大小肿块,质硬、压痛,皮肤无色泽变化及桔皮样改变,针吸细胞学提示:右侧乳腺癌,行右侧乳腺根治术.病理检查:巨检,根治乳腺25cm×24cm×8cm,乳头无内陷,皮表无异常改变,边界清楚,切面灰白,边缘为出血囊变区,质脆,腋窝脂肪团中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可及.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立医院为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3000余人次,其用药结构、使用品种及临床应用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随机抽查2003年6月份儿科门诊1000张处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涉及品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抗茵药物的品种构成、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情况进行统计和处方抗茵药物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lypican-3、Hep Par1和CD3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01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glypican-3、Hep Par1和CD3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HCC中glypican-3阳性率为83.2%,在癌旁正常肝组织内为(-)。在HCC中Hep Par1阳性率为90.1%。glypican-3和Hep Par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微血管浸润、有/无肝硬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D34呈现特殊的HCC型微血管染色。结论glypican-3、Hep Par1和CD34联合使用对HCC的诊断有更显著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建议作为HCC诊断的首选一线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放化疗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放化疗的32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SⅡ分为低SⅡ组(≤737.65) 108例和高SⅡ组(> 737.65) 220例。对所有患者随访,记录生存状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SⅡ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死亡的AUC为0.793(95%CI:0.719~0.868,P=0.000)。与低SⅡ组比较,高SⅡ组TNM分期Ⅲ期、肿瘤最大径> 3.5 cm、低分化及NLR> 2.32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SⅡ组中位生存期(29个月)较低SⅡ组(38个月)短(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NLR> 2.32、SⅡ> 737.65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Ⅱ能有效预测放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其值升高提示患者死亡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0.
2004~2005年山东省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现状及趋势,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4~2005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临床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两年来抗菌药销售金额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销售金额第一的药品为头孢哌酮舒巴坦,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复合制剂使用率相对偏高,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口服阿莫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率有所增加,青霉素类和红霉素对葡菌球菌高度耐药,糖肽类及利奈唑胺则最敏感;MRSA检出率(53.6%)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68.9%)增幅较快;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仍是最敏感药物,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紊、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增长较快,头孢吡肟对该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好;产ESBLs菌对头孢呋辛耐药性高。结论:抗菌药物管理与临床应用需进一步规范,对细菌耐药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