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ducible,iNOS)和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 1,HO-1)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与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17例尸检正常肝组织中iNOS和HO-1的表达,同时以抗CD34标记内皮细胞,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s Density,MVD),并分析iNOS和HO-1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的iNOS阳性表达率为94.6%,MVD均值为144.30±15.30,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中HO-1的阳性表达率为89.3%,MVD均值为133.60±13.90,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肝癌组织中的iNOS和HO-1高阳性表达,两者呈正相关.iNOS和MVD呈正相关,提示了iNOS的表达促进了肝癌组织的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应用AFP-L3快速分离微量离心柱分离40例HCC患者和65例肝硬化患者的AFP-L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夹心法检测血清AFP水平,计算AFP-L3比值,即AFP-L3绝对值占血清AFP总量的百分比。结果HCC患者AFP-L3比值大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33,P=0.000);AFP-L3比值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16;AFP-L3比值≥15%时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为177.1%。结论 AFP-L3比值对HCC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和AFP-L3,对肝硬化和HCC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的效果。方法:将82例确诊为IBS-D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匹维溴铵50 mg,tid,观察组联合口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0.4 g,tid;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总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评分值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IBS-D 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匹维溴铵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平均斜率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法验证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的效果是否一致尚不清楚。文中以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系统为例,研究2种方法的验证效果和它们各自特点。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系列文件EP5-A,EP6-A和其他相关文献的试验方案,对BECKMEN COULTER公司DxC800生化分析仪检测RF的精密度、AMR进行验证。结果 RF低值、中值和高值的精密度的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2.81、2.77和2.74,批间CV分别为1.75、1.69和1.65。平均斜率法验证RF呈一次线性(Y=0.9891X+1.3534,r2=0.99),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法验证,最适多项式是2次拟合方程,各验证点线性偏离均<5%。2种方法均验证RF在35.75~282.08 U/ml范围内呈线性。结论同时运用平均斜率法和多项式回归法验证AMR,既保证了结果可信度,也能发现AMR内的线性偏离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发现新的抗肿瘤天然物质,拓展寻找抗肿瘤药物的新研究思路及研究领域.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提纯球形芽孢杆菌晶体蛋白,采用MTT法筛选检测该晶体蛋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球形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对肿瘤肝癌细胞7721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1%和93%,并显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首次检测并发现球形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分析和预测四川口岸出境人员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疫情,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7年—2011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境人员HBsAg逐月监测数据,使用SAS9.1统计软件,建立ARIMA模型。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段上的阳性检出率序列,各参数估计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该模型进行回代预测,预测检出率与实际检出率吻合程度较高。结论ARIMA模型可用于四川口岸出境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总皂甙抗应激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建伟  郭胜民  翟培良 《陕西中医》1998,19(11):523-524
对小鼠观察了绞股蓝总皂甙的抗应激作用。以100mg·kg~(-1)×7d、200mg·kg~(-1)×7d、400mg·kg~(-1)×7d灌胃给药,绞股蓝总皂甙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下耐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明显提高小鼠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氯胺酮持续皮下输注对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PCSA)效应的影响,探讨氯胺酮皮下辅助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拟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均分为四组:K1、K2、K3组分别以0.5、1、2μg·kg-1·min-1持续输注氯胺酮,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均行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比较术后8、24、48h舒芬太尼用量、静息时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8~48h,C组静息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或P<0.01),而K3组显著低于K1、K2(P<0.01);K2、K3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显著少于C组和K1组,且K3组显著少于K2组(P<0.01)。术后四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3组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K3组有8例(16%)复视,2例(4%)幻觉。结论氯胺酮1μg·kg-1·min-1可增强舒芬太尼PCSA效应,降低舒芬太尼需求量,且不良反应未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成都双流口岸梅毒流行趋势状况,为制定口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双流口岸2007-2011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监测双流口岸出入境人员124 304人,其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1 521人,阳性检出率1.22%,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以中间年龄组(30~49岁)、外派劳务人员阳性检出率高。30岁以下及高年龄组(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男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外派劳务人员梅毒检出率较高,是双流口岸的主要传染病监测对象,提示应该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老年病人96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48例。R组1%罗哌卡因1ml,B组0.75%布比卡因1ml。观察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给药前、后相同时间点MAP、HR和SpO2,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药物用量。药物干预及指标观察为双盲。结果R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慢于B组(P<0.05),最高平面中位数显著低于B组(P<0.05),而最高平面出现时间、消退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慢于B组(P<0.05),但平面固定后MB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运动完全恢复时间显著快于B组(P<0.05)。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MAP均低于给药前,但相同时间点两组比较R组显著高于B组(P<0.05)。R组术中辅助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呼吸平稳,SpO2均≥98%。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具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平稳等优点,是老年病人下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安全可行、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