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疗加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转移癌综合治疗的途径。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骨转移癌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病例原发灶基本控制后 ,转移病灶采用60 Co或 6mv直线加速器体外局部放疗 (DT 30~ 4 0GY/ 3~ 4周 )。治疗组从放疗开始起 ,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连续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值的变化及近期疗效、生存期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 90 %的患者至治疗结束时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 ,碱性磷酸酶下降 >10 0U/L者达 5 3 3% ,远较对照组的 2 3 3%明显 (P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 PR率分别为 96 6 6 % ( 2 9/ 30 )和 6 6 6 6 % ( 2 0 / 30 )。 1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 ,但治疗组 4例生存期 >18个月。结论 放射治疗加复方苦参注射液并用对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CT模拟定位开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0例需要进行放疗的肿瘤患者,体位固定后进行CT扫描,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勾画出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按照3-DCRT原则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审定后于治疗机复位,验证后实施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顺利进行CT模拟定位和3-DCRT,照射野验证片与三维TPS的数字影像重建技术(DRR)图像进行比较,头颈部误差<3 mm,体部误差<4 mm.结论:对需要进行放疗的患者,利用CT模拟定位进行3-DCRT,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8例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采用标准放疗联合同步行化疗(观察组),并与单纯放疗(对照组)40例进行对照,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48例(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58.33%;较对照组疗效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人可以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肯定、安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34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临床特点,该病以女性、急性患者为多,主要表现为血便、腹泻、里急后重等非特异症状,病史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近距离放射源治疗、照射剂量大、照射前有盆腔或下腹部手术史、年龄偏高等是放射性直肠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诱导化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同期化疗综合治疗不能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探讨不能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Ⅲ期NSCLC予紫杉醇加顺铂诱导化疗2~4疗程,化疗后3~4周内开始3DCRT,联合每周紫杉醇40mg/m^2同期化疗。结果:36例人组患者诱导化疗毒性可耐受。同期放化疗期间,主要急性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后期反应主要是肺纤维化和食管损伤,程度可接受。肺原发灶总有效率为77.8%。三年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19.2月,三年生存率38.9%,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6月,三年局部无进展生存25%。结论:诱导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每周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耐受,疗效较好,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放疗中在垂直方向上以升床高度进行摆位与仅以真空袋标识为参考进行摆位,两种方法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误差的大小。方法对80例胸腹部常规放疗真空袋固定的肿瘤患者,利用X线模拟定位机在首次放疗前拍摄侧位片为标准,并在放疗末段时分别利用真空袋标识(A组)和升床高度(B组)为摆位参数进行摆位并拍摄其侧位片,分别测量图像中心点与首次摆位时的垂直位移变化,并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中心点位移情况。结果以升床高度为参考进行摆位时在垂直方向上与首次模拟机拍摄的X线侧位片产生误差5mm4例(5%),仅以真空袋标识为参考摆位时,垂直方向上产生误差5mm14例(17.5%)。结论仅以真空袋标识为参考时摆位偏差明显大于以升床高度摆位偏差;说明在真空袋固定的肿瘤放疗摆位时必须验证升床高度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我院恶性肿瘤7522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近10年来恶性肿瘤收治情况.方法对1986年1月~1995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确诊及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的资料,重新建卡登记统计.结果10年来我院共收治恶性肿瘤7522例,其中男、女患病构成比为1.991(P<0.05),发病高峰年龄在41~50岁和51~60岁年两个年龄段,恶性肿瘤的种类构成前三位为鼻咽癌(34.59%)、肺癌(12.96%)、肝癌(10.94%).10年来,各病种的收治动态可见鼻咽癌、消化道肿瘤、女性的妇科肿瘤及乳腺癌等病种无明显变化,但肺癌、肝癌病种的收治有逐年增加的趋向.结论鼻咽癌、肝癌仍是严重危害我市人民生命健康的三大肿瘤,鼻咽癌病例占34.5%多,再次体现了肇庆是鼻咽癌高发地区之特点.  相似文献   
9.
潘某,女,47岁,肇庆市人,从事百货售货员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3M液体敷料的特性,探讨其用于放疗体表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将15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5).观察组在体表标记处喷上3M液体敷料,待液体敷料完全干燥后在原位置上做记号,再喷洒3M液体敷料后待干.此操作重复2次,此后每日观察标记区的清晰程度,若模糊再补上并喷涂敷料,观察至治疗结束,记录喷涂的次数和喷涂间隔的时间,同时每日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对照组标记后叮嘱患者对照射野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予任何药物涂用,此后观察至标记线模糊,记录标记线保留时间,同时观察皮肤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耐久性为8天(范围4~ 20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4次(1~6次).对照组平均耐久性为4天(范围2~5天).观察组、对照组均没有不良的皮肤反应.结论 3M液体敷料对于皮肤油脂较少、年龄较低的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