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对850例临床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测定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标本中的HBV—DNA,并依据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归类分组。结果302份HBsAg(+)、HBeAg(+)、HBcAb(+)标本中有261份HBV—DNA为阳性,阳性率为86.4%,其PCR定量拷贝数为(2.21±0.76)×10^7/ml;321份HBsAg(+)、HBeAb(+)、HBcAb(+)标本有96份HBV—DNA阳性,阳性率达到29.91%,PCR定量拷贝数为(1.69±0.98)×10^6/ml;32份HBsAg(+)、HBcAb(+)标本中有9份HBV—DNA为阳性,阳性率为28.13%,28份HBeAb(+)、HBcAb(+)标本有4份PCRHBV—DNA阳性,阳性率14.29%;11份HBcAb(+)标本有6份PCRHBV—DNA阳性,阳性率为42.9%;74份HBsAb(+)、HBeAb(+)、HBcAb(+)标本有5份HBV—DNA阳性,阳性率6.75%;13份HBsAb(+)、HBeAb(+)阳性标本有2份PCR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4.3%;12份HBsAb(+)、HBcAb(+)标本有1份HBV—DNA阳性,阳性率7.69%;4份HBsAb(+)的标本HBV—DNA均为阴性,PCR定量拷贝数为〈1.00E×103;24份HBsAg(+)、HBsAb(+)、HBeAg(+)、HBcAb(+)标本中有21份HBV—DNA为阳性,阳性率为87.50%;1份HBsAg(+)标本HBV—DNA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10份HBsAg(+)、HBsAb(+)、HBeAb(+)、HBcAb(+)标本有3份HBV—DNA均为阳性,阳性率30.00%,其余38例全阴性结果和各少见模式基本见有HBV—DNA的检出。结论PCR定量测定HBV—DNA可以真实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及病毒载量情况,更有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导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探究病原微生物构成状况,指导该病临床预防及诊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对象,粪便标本采集后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毒抗原,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病毒分型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1)不同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180例样品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达61.67%,其中病毒占76.58%,主要以人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为主;(2)不同性别、年龄、月份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中男性、女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55.86%、44.14%,不同性别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岁、1~2岁、3~5岁检出率分别为27.93%、54.05%、18.02%,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月、3~5月、6~8月、9~11月检出率分别为36.04%、15.31%、39.64%、9.01%,不同月份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季节分布特点:全年均可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6~8月属于HuCV高发期,12~2月为HRV高发期,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与性别无关,1~2岁小儿易出现急性腹泻,微生物检验多表现为病毒,并具有季节分布规律,其中6~8月多为HuCV,12~2月为HRV,临床应了解微生物感染类型及分布规律,实施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抗体阳性”的HBV.DNA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FIA法检验37例HBV感染s抗体(HBs-Ab)、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三抗阳性感染者血清,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BV-DNA含量检测。结果37例HBV感染HBs-Ab、HBe-Ab、HBc-Ab三抗阳性,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为2.7%。结论通过HBV-DNA检测,HBs-Ab、HBe-Ab、HBc-Ab三抗体阳性,表明HBV已经感染,正在恢复中,少数病毒携带者仍有乙肝病毒复制,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致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6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的尿液,提取312株分离菌株进行临床检测,分别对主要致病病原菌种,以及对常见抗菌素的敏感性情况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所占比率相对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呋喃妥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相对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呋喃妥因敏感性相对较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相对较高;以上比较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尿路感染治疗时,应在检测并确定主要致病病原菌种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TRFIA法对156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同时检测,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结果比较,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6%、90.6%、97.3%、94.0%、95.7%。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RFIA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其常见模式平均符合率为87.4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抗体和C抗体阳性、C抗体阳性模式符合率差。两者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了0.2ng/ml。对HBcAb的测定,ELISA为低。结论TRFIA法是一种灵敏、特异、准确的定量检测方法,对评估HBV感染后病情转归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比ELISA检测方法更灵敏和准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