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与常温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相比较,探讨亚低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温对照组(50例),亚低温组术后开始用冰毯机持续降温,维持体温32℃~35℃。配合应用冬眠、镇静、解痉等措施,治疗时间为5~7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与亚低温组相同。两组患者伤后当天及第1,3,5,7天行头颅CT扫描检查,动态观察损伤脑组织的影像学变化,并作预后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后,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为19/50(38%),死亡率4/50(8%)。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12/50(24%),死亡率7/50(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创伤性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近10年来使用介入方法治疗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使用可脱球囊闭塞假性动脉瘤瘤颈,同时闭塞载瘤动脉。12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中,6例恢复正常工作,3例轻残,2例重残需人照料,术后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动脉瘤极其罕见,对于外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大量鼻出血情况均应考虑创伤性动脉瘤的形成。此类动脉瘤行介入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发病率为0.031%[1].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时,一侧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增粗并且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同时显示称之为A1优势征.该征象提示另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缺如或发育不良(一侧A1段管径≤对侧的1/2)、狭窄等.本文分析了100余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3D-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资料.  相似文献   
4.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和预后独立因素仍未阐明.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ofzestehomolog2,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因在CR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和患者预后的感谢.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了EZHE2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目的探讨EZH2和VEGF在CRC中的表达、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首先在TCGA数据库中比较EZH2和VEGF基因mRNA在肠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分析EZH2和VEGF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STRING数据库建立EZH2和VEGF基因表达网络并筛选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根据EZH2和VEGF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为高低表达组, Cox回归模型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是否存在差异.同时选取80例肠癌手术患者,留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ZH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CGA数据库显示EZH2和VEGF基因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正常肠上皮组织(P <0.05),而与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EZH2和VEGF基因在人肠癌中的突变率分别为1.5%和1.9%,且EZH2和VEGF不同突变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网络中共有22个蛋白,各蛋白平均相互作用指数为10.5,区域聚集指数为0.8,各蛋白富集明显(P<0.01). Cytohubb软件筛选出EZH2, DNMT1, HDAC2, YY1和SUZ12为网络中的关键基因;EZH2和VEGF高低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均无相关性(P>0.05),而VEGF高表达组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HR=1.8, P<0.05).免疫组化显示, EZH2和VEGF在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EZH2阳性表达与肠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Duke分期有关(P<0.05).而VEGF阳性表达与肠癌患者分化程度和Duke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EZH2和VEGF在肠癌组织中呈现明显上调表达和突变,其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会程度和Duke分期有关,并可作为肠癌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临床效果相比较。方法行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穿刺引流术组(30例),入院后给予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引流管予以尿激酶注入并引流。对照组(38例)患者入院后行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后措施给予预防感染、脱水、激素等常规治疗,措施与前组相同。结果手术3个月后随访,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恢复良好率为(10/30)33.3%,病死率(4/30)13.3%。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9/38)23.7%,病死率(8/38)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穿刺引流术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病死率,改善预后,是治疗脑出血病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在显微外科手术夹毕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126例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CTA检查并在CT工作站上进行手术入路模拟,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然后对术前CTA结果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126例患者术中证实动脉瘤133个。与术前CTA检查结果高度一致。结论依据CTA检查结果和手术模拟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硬膜下血肿多数存在对冲性脑挫裂伤.如在手术中出现对侧硬膜外出血,处理不及时,将延误治疗.我们对4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并发或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8岁,孕2产1,于2007年7月8日因"停经22周,右下腹痛6 h,意识丧失30 min"入院.最后一次月经2007年2月5日,既往月经规律,2周前曾在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为宫内妊娠单活胎,尚未开始正规产前检查.孕期无不适.  相似文献   
9.
10.
脊膜及脊髓脊膜膨出的手术治疗(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畸形 ,可发生于脊椎的任何部位。 1987年 7月~ 1997年 7月 ,我院手术治疗此类病儿5 4例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4例病儿中 ,男 3 7例 ,女 17例 ;年龄 2 d~ 5岁。腰骶部脊膜膨出 42例 ,胸部 12例。单纯脊膜膨出 47例 ,脊髓脊膜膨出7例。所有病儿术前均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手术前囊壁溃破脑脊液漏 4例。对巨大型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或囊壁溃破脑脊液漏病儿 ,在手术中加用体外引流。具体方法是在修补过程中将脑室引流管放入脊髓蛛网膜下腔 ,然后自椎旁肌下方及外侧引出体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