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万群芳 《重庆医学》2015,(19):2674-2676
呼吸危重症患者常发生急、慢性呼吸衰竭,由于存在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导致活动耐力低下或丧失呈强迫体位,其骨突部位压疮发生率高[1]。而氧疗又是呼吸衰竭患者的必要治疗方法,有研究报道[2]通过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鼻面部、耳廓周围的机械性压疮。为了避免此类患者发生可避免的医院获得性压疮(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s)[3],降低单病种费用,护理工作者应强化对医院获得性压疮的认知,降低其发生率。笔者就呼吸危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衰弱指老年人群生理储备和抗应激能力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主要表现为虚弱、疲惫和营养不良等,随病程进展可导致失能甚至死亡,严重威胁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既往研究认为影响老年人群衰弱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住院患者发病风险可明显升高,因此需对不同疾病类型老年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分别进行讨论,以科学有效地开展预防、治疗和管理等工作。本研究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是呼吸内科常用症状,因此氧疗是呼吸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1]。对病人进行氧疗相关知识宣教及氧气管的管理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病人对护士所讲的氧疗相关知识往往记忆不深刻;  相似文献   
4.
万群芳  彭曦  朱晶  何芳  蒋丽 《护理研究》2012,26(29):2744-2745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早期依从性的客观有效的干预方式.[方法]将68例需要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伴轻、中度呼吸性酸中毒的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带机初,对照组直接使用BiPAP模式,并逐渐上调吸气压力,试验组由低压力的持续正压通气(CAPA)模式逐渐过渡至BiPAP模式再逐渐上调吸气压力.监测两组病人带机后2h的动脉血气,同时调查两组病人带机的舒适度及12h内的依从性.[结果]两组舒适度及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低压力CAPA模式逐渐过渡至治疗压力的BiPAP模式可提高病人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昼夜不同时间段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4例需要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白天使用BiPAP呼吸机4h每天2次,实验组为夜间持续使用BiPAP呼吸机8h。监测两组患者带机后24h、3d、5d、10d的动脉血气,同时观察病员睡眠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 Qualily Index,PSQI)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的动脉血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夜间使用BiPAP呼吸机效果优于白天,并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症状、阻止病情加重,还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呼吸机资源。  相似文献   
6.
具有气道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咯痰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人多年老体弱,痰液黏稠而咯痰无力。排痰是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有效排痰,能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住院日,从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采取有效的排痰方法,能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氧疗效果,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万群芳  冯悔 《护理研究》2009,(11):3096-3096
床头卡是放置在病人床头,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及负责医护人员名字的小卡片,便于病人熟悉负责自己的医护人员及便于医护人员诊治时查对所用。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为了提高病人满意度,床头卡上增加了更多病人关心的信息。但是由手床头卡均放置在病人床尾的挡板上,卡片上的字体较小,  相似文献   
8.
咯血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咯血是呼吸科常见症状之一,顽固性咯血及大咯血常导致患者紧张不安而使咯血量增加,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尤为重要。咯血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法除传统的病因治疗及止血药物的应用外,近几年还发展出几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并随之发展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笔者就这些新的护理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氧气面罩是将口鼻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证氧气调节器输来的具有一定含氧浓度和压力的气体流入人体呼吸器官的面具.现临床上使用的储气囊氧气面罩主要由面罩、贮氧袋、T型三通、输氧管、单向活瓣以及固定构件组成.储气囊氧气面罩因其简便性、有效性,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但是,目前的储气囊氧气面罩存在以下不足:患者不能在高浓度吸氧的同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带氧气面罩的患者吸痰及饮水不方便.以上原因导致危重患者在雾化吸入、饮水及吸痰时不能吸入高浓度氧气,从而出现心累、气紧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为此,我们研制了多功能储气囊氧气面罩(已获得国家专利),其能更有效地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万群芳  吴小玲  陈姣 《护理研究》2013,(26):2927-2928
负压吸引主要用于医学引流、排痰、排污血以及分泌物,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在引流瓶内形成负压,将各种腔隙内含有微生物及病原菌的分泌物吸引出来。临床发现,目前负压吸引装置存在以下不足:①当引流瓶盈满未及时倾倒时引流液容易逆流至中心负压;②目前的引流瓶只有1个挂钩,使用时容易晃动,甚至引流瓶有可能掉落在地面;③吸引管随意固定在床档上,且吸引管开口常暴露在空气中。以上原因易导致引流液逆流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