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评价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局限浸润性乳腺癌伴有临床可触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的46个"靶"淋巴结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静脉内以4.0 ml/s流率注射40 ml对比剂后,对病灶5 min层厚连续4个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分别半自动计算"靶"淋巴结及其扫描层面肌肉组织灌注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Y)和表面渗透性(PS),并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个腋窝"靶"淋巴结经术后病理学标本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32个、阴性14个(均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炎).32个转移性"靶"淋巴结中有22个为前哨淋巴结(68%).阴性和转移性"靶"淋巴结的灌注参数平均值分别为:BF(76.18±31.53)和(161.60±40.94)ml·100mg-1mg·min-1;BV(5.81±2.50)和(9.15±3.02)ml/100 mg;MTT(6.80±1.55)和(5.50 4±1.84)s;PS(25.82±4.62)和(25.96±7.47)ml·100 mg-1·min-1.转移性和阴性"靶"淋巴结BF之间的r=0.14,P<0.05,BV、MTY和Ps之间的r值分别为-0.03、0.05、0.07,P值均>0.05.结论 CTP在形态学基础上增加功能信息可为临床评价淋巴结状态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骨盆是由位于中央的骶骨和位于两侧的髂骨及前方的双侧耻骨组成的闭合环形结构。后方的骶骨与髂骨通过骶髂关节相连,前方通过耻骨联合相连。如果骨盆环在某一处发生断  相似文献   
3.
段永刚  李治国  丁英奇  孙岩 《河北医药》2010,32(13):1718-1720
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1.5年。复查未见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端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及外固定后,骨盆环位置保持满意,耻骨联合分离〈1cm。结论对TileB型骨盆骨折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半月板边缘纵裂模型兔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3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半月板边缘纵裂伤模型,随机分为A、B2组。A组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剂量均为0.1ml/kg,每周1次,持续5周;B组膝关节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剂量均为0.1ml/kg,每周1次,持续5周。治疗后12周,每组分别随机选择8只半月板边缘纵裂伤模型兔,完整取出内侧半月板,行肉眼大体观察。术后24周,各组将剩余模型兔按前述方法进行观察,并根据半月板边缘纵裂的愈合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2周A组有效率87.5%,B组无有效病例;治疗后24周A组有效率100.0%,B组有效率1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半月板损伤后的修复有确切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半月板损伤修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半月板损伤是骨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多样。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诊断已无困难,但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力学以及其它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半月板多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半月板,并使损伤的半月板尽早修复愈合已成为骨科界的研究热点。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采用透明质酸钠(HyMuronn,HA)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5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因素及X线表现。方法对105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持续随访X线片,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96个月,测录异位骨的大小、形态,分析与其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 12例患者出现了异位骨化,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病率为11.3%,X线片显示异位骨长度1.1~7.6cm,本组Ⅲ级2例,Ⅱ级6例,Ⅰ级4例,临床症状与病灶长度有正相关趋势。结论异位骨化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X线随访有助于辅助诊断、观察进展、评价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加压螺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 ,治疗不当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死亡。我院自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对 6 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局麻下加压螺旋钉内固定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6 7例 ,其中男 44例 ,女 2 3例。年龄最大 83岁 ,最小 39岁 ,平均 6 2 .2岁。交通伤 7例、坠落伤 3例、摔伤 5 7例。按骨折线走列分型 :头下型 15例 ,经颈型 48例、基底型4例。1.2 手术方法术前行常规骨牵引 3~ 5d ,经X检查对位、对线良好后 ,于股骨大粗隆下 3~ 4cm处作 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Notch-1 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双氢青蒿素(5、10、15和20 μmol/L)孵育U-2OS细胞后,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肉瘤细胞中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Notch-1通路下游基因 Hes-1 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 Notch-1 表达后,采用MTT法、免疫印迹法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在双氢青蒿素作用下U-2OS细胞的存活率,MMP-2、MMP-9和Hes-1的蛋白表达以及U-2OS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免疫印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U-2OS细胞中Notch-1、MMP-2、MMP-9和Hes-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 Notch-1 表达后,增强了双氢青蒿素抑制U-2OS细胞生长的作用,MMP-2、MMP-9和Hes-1的蛋白表达及细胞迁移能力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加药组(P<0.05)。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抑制U-2OS细胞中Notch-1通路的活性;下调 Notch-1 的表达可增强双氢青蒿素抗骨肉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半月板损伤患者64例69膝,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关节镜治疗组(A组)32例35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B组)32例34膝。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B组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3个月时分别为94.1%和80.0%,6个月时分别为97.1%和82.9%,P<0.05)。结论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如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其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凝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d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凝系统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P〈0.05);疏血通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脑血流速度;且治疗组在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及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