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评估飞行人员相对于一般人群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分布情况,为飞行人员训练伤的预防和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41名飞行人员和32名一般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FMS及疼痛和功能障碍调查。结果 飞行人员FMS总分为(13.3±3.2)分,其中58.54%飞行员FMS总分<14分。一般人群FMS总分为(15.0±3.0)分,其中34.38%的人总分<14分。比较FMS测试中各动作模式的单项得分:直线弓步蹲和躯干稳定俯卧撑项目中,飞行人员FMS得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P=0.001)。在旋转稳定性项目中,飞行人员FMS得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P=0.002)。飞行人员在FMS测试中,疼痛发生率前3位的部位,依次为腰部(31.71%)、颈部(21.95%)和膝部(14.63%)。一般人群中发生疼痛前3的部位有肩部(15.63%)、颈部(15.63%)和腰部(12.50%)。结论 飞行人员FMS总分分布比一般人群低,且肌肉骨骼系统损伤风险较一般人群高,损伤风险高的部位依次是腰部、颈部和膝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并研制一次性、轻质化、模块化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包,为在特殊条件下完成脊柱外科手术提供必备条件,进而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率。方法 通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骨科诊疗规范化流程的专家共识》与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实际情况相联系,对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进行优化,同时选择高强度高分子材料代替原有金属材料,减轻器械的质量,实现轻质化;通过优化减少工具数量,使得一物多用,减少工具的数量,实现集成化;通过对植入物的改造,实现单向、万向螺钉的一体化,满足手术中的多种需求。结果 优化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同时研制出一系列、独立包装的一次性手术器械,一套器械控制在1 kg以内,不超过20件手术器械,可以满足完成一台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结论 通过优化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手术流程达到有效救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保护人员安全的目的。同时,一次性、轻质化、模块化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包可在战争、灾难、疫情等特殊条件下,以及在我国边远医疗条件落后地区开展并完成脊柱手术,解决脊柱脊髓损伤伤员早期救治等问题,提高我国平时、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科学生最早接触医学的一门课程,也是所有医学专科教育里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同时人体解剖学也是医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时间最长,内容最多,接受难度较高的一门课程。以高等院校教材系列人体解剖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版)教材为例,内容涉及人体各系统概要共计十一个章节,覆盖了人体所有主要部位和系统,对于初次接触医学内容的本科生要在大约一学年的时间中完全领悟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嗅神经鞘细胞上清液对脊髓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发生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分时段Mr丌法检测细胞活性,选取最佳状态细胞无血清培养后取上清液,与3代纯化后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分化过程,免疫荧光法鉴定诱导结果。[结果]MTT法分6个时段检测纯化后的嗅鞘细胞,发现9d及12d细胞活性最高。使用无血清嗅鞘细胞上清液与脊髓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发现诱导作用明显,向神经元样细胞及胶质细胞分化的比例分别达到53%和42%。[结论]嗅鞘细胞在体外培养的不同时间段活性不同,无血清的嗅鞘细胞上清有明显诱导神经干细胞向成熟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含纳米银的胶原蛋白-明胶支架材料通过静电吸附层黏连蛋白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制备纳米银-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以不含纳米银的胶原蛋白支架为对照组.将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将实验组材料和对照组材料分别与层黏连蛋白复合后分组修复兔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30 d通过电生理学、形态学观察和荧光金逆行示踪实验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层黏连蛋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均匀地贴附在实验组支架内表面.兔坐骨神经桥接术后30 d,甲苯胺蓝及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在再生神经纤维数量、神经髓鞘厚度以及被荧光金逆行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电生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坐骨神经电位波幅分别为(0.70±0.44)、(0.58±0.37)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0.012);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0.7±2.1)、(36.6±4.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31).结论 纳米银-胶原蛋白-明胶通过静电引力对层黏连蛋白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而吸附层黏连蛋白的纳米银-胶原蛋白-明胶支架对成年兔坐骨神经10 mm缺损具有较快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迎春  丁明  王卫东  李东韬  徐虎  丁坦  朱庆生 《骨科》2019,10(3):253-25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类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目前最新的诊断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影像学检查和声波振动信号检查。其中X线片诊断阳性率极高,应用普遍,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检查方法;半定量和定量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应用前景广阔;超声检查能显示滑膜、软骨、软骨下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膝关节声波信号及关节摆动信号亦可作为简单无创的早期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成纤维细胞,使其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观察成纤维细胞作为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PcDNA3.1(-)/VEGF165质粒的扩增、提取、纯化和鉴定后,将培养14d细胞融合约80%的小鼠NIH3T3细胞在24孔板中进行转染,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孔,分别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不转染质粒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外分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小鼠NIH3T3细胞对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的敏感性。结果:①PcDNA3.1(-)/VEGF165质粒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序列正确。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鼠NIH3T3细胞转染4d后胞浆内可观察到阳性表达产物,对照组呈阴性结果。③ELISA检测结果:小鼠NIH3T3细胞转染14d后,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不转染质粒组3组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分别346±23,0,0ng/L(P<0.05)。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结果: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不转染质粒组所测的490nm的A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依次为0.96±0.11,0.91±0.10,0.98±0.16,P>0.05)。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对小鼠NIH3T3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小鼠NIH3T3细胞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成纤维细胞,使其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观察成纤维细胞作为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5-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PcDNA3.1(-)/VEGF165质粒的扩增、提取、纯化和鉴定后,将培养14d细胞融合约80%的小鼠NIH3T3细胞在24孔板中进行转染,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孔,分别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不转染质粒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外分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小鼠NIH3T3细胞对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的敏感性。 结果:①PcDNA3.1(-)/VEGF165质粒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序列正确。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鼠NIH3T3细胞转染4d后胞浆内可观察到阳性表达产物,对照组呈阴性结果。③ELISA检测结果:小鼠NIH3T3细胞转染14d后,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不转染质粒组3组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分别346&;#177;23,0,0ng/L(P〈0.05)。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结果: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不转染质粒组所测的490nm的A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依次为0.96&;#177;0.11,0.91&;#177;0.10,0.98&;#177;0.16,P〉0.05)。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对小鼠NIH3T3细胞增殖无影响。 结论:小鼠NIH3T3细胞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使用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髂骨抽取骨髓5ml.离心、分离BMSCs。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BMSCs体外扩增、纯化到第五代后分别种于含有不同浓度诱导液的24孔板中:A组为空白对照;B组加SHH 70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8,FGF-8)140ng/ml;C组加SHH500ng/ml,FGF-8100ng/ml;D组加SHH250ng/ml,FGF-8 50ng/ml;E组加SHH125ng/ml,FGF-825ng/ml,诱导BMSCs分化。使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鉴定微管相关蛋白(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诱导7d后,部分B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表现出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除A组外其余各组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NSE、MAP-2均为阳性,各组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均有GFAP阳性细胞存在,且以B组、C组的MAP-2、GFAP、NSE染色阳性细胞数最多。结论:人BMSCs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一定浓度的SHH可以在体外有效诱导人BMSCs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