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工业技术   5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用于生长SiGe材料的 3UCVD设备的简要情况。对 3UCVD工艺系统构建了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误差反向传播 (BP)学习算法设计了一种自动调整网络结构和训练精度的网络训练方法 ;利用 3UCVD工艺实验的数据样本编制程序 ,对数据样本进行了训练拟合 ;并利用训练后的网络进行了工艺预测 ,网络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许惠勇 《建筑施工》2006,28(1):62-65
膜结构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屋盖,具有自重轻、节约能源、工期短、造型美观等特点,介绍了福建惠安体育场看台顶棚膜结构和支承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及性能,并指出膜结构使用年限短(15年)、防水性能差、施工张拉难控制等不足,应根据建筑物性能要求选择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雷达用隐身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雷达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对吸波原理、吸波材料的分类及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讨论 ,并对磁性金属纳米粒子用于雷达波吸收材料吸波机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Wang  Nan  Zou  Qi  Ma  Qiulin  Huang  Yaping  Lou  Haitao  Wu  Xiaoyu  Liu  Huiyong 《Applied Intelligence》2021,51(11):8010-8029

We propose a novel online multiple object tracker taking structure information into account. State-of-the-art multi-object tracking (MOT) approaches commonly focus on discriminative appearance features, while neglect in different levels structure information and the core of data association. Addressing this, we design a new tracker fully exploiting structure information and encoding such information into the cost function of the graph matching model. Firstly, a new measurement is proposed to compare the structure similarity of two graphs whose nodes are equal. With this measurement, we define a complete matching which performs association in high efficiency. Secondly, for incomplete matching scenarios, a structure keeper net (SKnet) is designed to adaptively establish the graph for matching. Finally, we conduct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benchmarks including MOT2015 and MOT17.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our tracker.

  相似文献   
5.
行波测距具有精度高、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小等优点,但是独立的行波测距易受噪声干扰、可靠性不足;传统交流线路保护技术成熟、抗扰能力强、可靠性非常高,因而利用保护信息来提高行波测距可靠性是比较可行的技术路线.本文基于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技术,分析独立行波测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与行波测距信息交互技术;结合保护相关信息,从测距启动、同步模量选择、测距结果甄别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变电站行波测距可靠性的详细技术方案,并搭建了软硬件测试平台,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Spinel zinc ferrites ZnFe2O4,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the zinc nitrate Zn(NO3)2·6H2O and ferric nitrate Fe(NO3)3·2H2O as the raw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 (TG)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influence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such as Zn/Fe molar ratio, pH value,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microstructures was detailedl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he synthesis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spinel zinc ferrites ZnFe2O4 are formed when the Zn/Fe molar ratio is 1.05:2 at pH=8.5 or Zn/Fe molar ratio is 1:2 at Ph=9-10, and the precursors are sintered at 1100 °C for 4 h. Especially no other phases are observed when the Zn/Fe molar ratio is 1:2 at pH=10 and the precursor is sintered above 700 for 4 °C h. The higher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longer sintering time contribute to grain growth.  相似文献   
7.
翼缘纵向变厚度工型截面梁变形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翼缘纵向变厚度工型截面简支梁的变形性能,对2根翼缘纵向变厚度工型截面梁与2根等厚度梁进行静力加载对比试验,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变厚度梁翼缘材料为Q345GJC等级纵向变厚度钢板,加载方式包括单点加载和两点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发生明显的板件局部屈曲;采用翼缘纵向变厚度工型截面简支梁,不仅可以在保证承载力的情况下大大减少用钢量,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强度储备;也可以达到密实截面的变形要求,满足塑性设计要求.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试验结果可为翼缘纵向变厚度工型截面钢梁的塑性变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对双作用叶片油泵定子曲线改进设计的思路,改进定子的特点是增大吸油腔过渡曲线所占的角度范围,同时减小压油腔过渡曲线所占角度范围,使前者大于后者,这样可以使叶片在吸油腔的外伸速度和加速度减小,或者使定子曲线的升程增大,可增大油泵排量,改善油泵起动性能和吸油条件.  相似文献   
9.
首先根据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的工作原理,阐述了混凝土泵排量的基本数学模型,指出模型中的实时泵送效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研究了主油缸油压的一个循环压力信号波形的变化,给出了获取实时泵送效率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压力信号的混凝土泵排量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军现役主战轰炸机均未配备光电瞄准系统,其轰瞄设备为纯光学目视老设备,夜间及复杂气象条件下无法观测目标,不能完成精确轰炸,需要配备光电瞄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设计为目前轰炸光电瞄准系统实现过程中待研究的关键技术;为解决轰炸光电瞄准主控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设计问题,采用分层设计思想,设计了应用程序层、操作系统层和板级支持包(BSP)组成的主控计算机软件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基于ARM-VxWorks实现方案的性能稳定、较为成熟的主控计算机系统软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案实现轰炸光电瞄准系统主控计算机,缩短了开发时间、减小了风险,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能够满足军用计算机实现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