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湖北某高镁质磷矿为硅钙质沉积型磷矿石,MgO含量较高,选别难度较大。本文主要研究浮选矿浆pH值,捕收剂种类和混合酸比例对胶磷矿、白云石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8时,采用选择性更好的GYP捕收剂,混合酸(硫酸∶磷酸=1∶2)作为抑制剂,闭路试验可以获得P_2O_5品位为33.26%,P_2O_5回收率为96.79%,MgO含量为0.74%的优质磷精矿,抑制剂成本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三正丁胺和三乙胺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介孔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模板剂对天然丝光沸石制备介孔材料的孔结构、形貌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板剂制备的介孔材料均较好的保留了丝光沸石的晶体结构,孔径主要分布于2~10 nm之间,孔型为片状颗粒堆积形成的狭缝孔。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制备的介孔材料性能较好,比表面积达到18.785 m2/g、平均孔径为13.495 nm、孔容为0.0844 cm3/g。  相似文献   
3.
刚果(金)某难选含碳硫化铜矿浮选探索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刚  杜延雷  齐越超 《矿冶工程》2021,41(6):109-111
对刚果(金)某含碳硫化铜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浮选工艺、起泡剂种类及用量对含碳硫化铜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抑碳-浮铜或者预先脱碳-浮铜工艺会降低铜精矿中回收率; 适当降低磨矿细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浮选指标相近时,新型起泡剂GYG用量是2#油用量的50%,以GYG为起泡剂,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27.13%、回收率77.99%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4.
以重晶石单矿物为研究对象,捕收剂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733及十二胺,通过pH值、捕收剂类型及用量条件试验发现,四种捕收剂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对重晶石捕收能力最强,其次是油酸钠,733与十二胺对重晶石捕收能力相对较弱.通过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检测试验及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发现,重晶石在溶液中解离时,沿(001)面完全解离.由于重晶石晶体结构中Ba—O键(键长0.2814 nm)相比S—O键(键长0.1448 nm)要长,因此其容易断裂,导致矿物表面主要暴露大量带正电的Ba~(2+)离子和荷负电的O~(2-)离子,带正电的钡离子Ba~(2+)与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C_(12)H_(25)OSO_3~-)容易发生化学吸附而生成十二烷基磺酸钡,使矿物疏水上浮.  相似文献   
5.
磷、钾是我国农业的重要资源,但长期面临缺磷少钾的难题.针对湖北宜昌等地发现储量丰富、经济价值巨大的含钾磷矿(主要矿物为胶磷矿和钾长石),阐述了目前对含钾磷矿在选矿工艺及选矿药剂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展示含钾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潜力,以及选矿技术、浮选药剂对这类矿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矿物浮选、接触角测量、浮选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酸化程度的水玻璃对重晶石与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作用原理。浮选结果表明:酸化程度为1的水玻璃(TS11)可以很好地抑制白云石的上浮,而对重晶石的可浮性影响较小。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在十二烷基磺酸钠浮选体系下,TS11水解生成具有很强亲水性的硅酸胶粒Si(OH)4与白云石表面的Ca2+发生较强的化学吸附,并通过竞争吸附挤走吸附在白云石表面的C12H25OSO3~-导致白云石的可浮性急剧降低,但因其难以在重晶石表面大量吸附导致重晶石的可浮性改变不大,表明TS11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