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3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449篇
工业技术   1013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折流板结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eat exchangers having six helical baffles of different baffle shapes and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i.e., two trisection baffle schemes, two quadrant baffle schemes, and two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schemes. The temperature contour or the pressure contour and velocity contour plots with superimposed velocity vectors on meridian, transverse and unfolded concentric hexagonal slices are presented to obtain a full angular view. For the six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s,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single vortex secondary flow and the shortcut leakage flow were depicted as wel as the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scheme among the six configurations is a circumferential overlap trisection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 with a baffle incline angle of 20° (20°TCO) scheme with an anti-shortcut baffle structure, which exhibits the second highest pressure dropΔpo, the highest over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K, she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o and shel-side average comprehensive index ho/Δpo.  相似文献   
2.
目前为了适应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水利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由于水利工程其建设规模的扩大使水土流失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针对此种情况则需要在水利工程中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来降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几率,通过提高水土保持率来预防自然灾害的形成,以此来提升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进行了简述,并利用其对经高温煅烧研磨的生蚝贝壳粉末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刚制备出的生蚝贝壳粉末的主要成分是CaO,而裸露于空气中一个月后的样品的主要成分为Ca(OH)_2,得出结论生蚝贝壳粉的吸水性能很高,可以作为绿色建材和干燥剂原材料。其次由电镜照片和能谱图发现生蚝贝壳粉的微观形态以花瓣样式存在,并且样品表面Ca元素的含量高于O元素。这对贝壳资源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Fe-As(Ⅲ)-Cu(Ⅱ)-H2O体系中, 研究了酸性废水中As(Ⅲ)、Cu(Ⅱ)与金属铁粉的反应行为, 考察了反应过程中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结果表明, As(Ⅲ)和Cu(Ⅱ)离子被Fe还原为单质As和Cu后, As、Cu进一步结合成Cu5As2等金属间化合物, 从而促进As(Ⅲ)沉淀反应的发生, 且无AsH3生成。在反应时间40min、铁粉过量系数1.2、溶液初始pH=0.0、温度40 ℃、Cu/As摩尔比1.0条件下, 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分别为0、20.7%和79.3%, 沉砷率为79.3%。  相似文献   
5.
印度洋海盆沉积物作为重要的稀土资源,已成为保障我国稀土供应的重要途径。为探究利用印度洋海盆沉积物提取稀土的可行性,通过激光粒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SEM分析等考察了某印度洋海盆沉积 物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并采用硫酸为浸出剂,研究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对最佳条件下获得的浸出液通过氨水中和沉淀净化。结果表明:①沉积物颗粒极细,体积平均粒径仅 4.47 μm,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黏土、锰氧化物、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和石盐,其中稀土主要赋存于磷灰石中,占总稀土比例达73.10%;②在硫酸浓度2 mol/L,液固比7∶1,浸出温度55 ℃,浸出时间120 min的 最佳条件下,主要稀土元素La、Ce、Nd和Y的浸出率分别为80.57%,66.33%,88.42%和93.25%,高价值的重稀土Gd、Dy和Er浸出率分别为92.63%、55.30%和93.17%。③稀土浸出液成分复杂,且稀土含量偏低,仅有100 mg/L左右,采用氨水调节pH值至5.14,可有效去除Al和Fe,但稀土损失率也达到了30.85%。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深海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国内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VOCs是臭氧和气溶胶的前驱物之一,在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实验自行研制了一台基于真空紫外(VUV)灯的高分辨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TOF MS),建立了一种新的VOCs稀释采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系统VOCs的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隔油系统的3个池子基本没有测到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溶气气浮甲苯物质的质量浓度最高,为50.41 mg/L,其余组分的质量浓度大多数在0.1~1.0 mg/L之间;1#加氢和2#加氢隔油池有着类似的组分浓度,以1#加氢隔油池为例,二甲苯物质的质量浓度为10.60 mg/L,乙苯为52.33 mg/L,苯为59.80 mg/L;由于罐区隔油池没有加盖,处于露天状态,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容易向大气中扩散,并没有检测出较高浓度组分。可以看出,新式采样方法可有效地稀释定量样品,操作简便,减少了样品因闪蒸过程造成的VOCs损失,检出物质更丰富;同时,使用自行研制的TOF MS仪器能够快速检测不同装置污水处理系统的VOCs种类,将该仪器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发现化工企业大多数密闭的池子都含有苯系物、醚类等,但不同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VOCs存在明显差异。该质谱仪适用于石化企业污水系统VOCs监测。  相似文献   
8.
博斯腾湖泵站分东、西泵站二期建设,本文介绍了博斯腾湖东泵站工程电气一次设计中的接入系统设计、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首先要鼓励它的发展,然后来规范它的运作。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一些指导性的方针,指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污染小、价格低、资源丰富的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日益广泛。液化石油气储罐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储存容器,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吉林、西安等地的液化气储罐事故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训。为了保证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必须从各个方面严格把关。而设计是首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