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大顺煤矿C5b煤层的瓦斯抽采进行了效果评价,找出抽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抽采方法和布孔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设计了增加瓦斯抽采钻场,丰富钻孔布置方式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进行"以风定产",其核心是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它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前提之一。通过对现行《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中的小型矿井通风能力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矿井不分井型大小,均可采用由里向外核算法确定矿井通风能力。提出了一套新的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方法,核定的方法和内容更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3.
赵波  杨胜强  李伟  路培超 《煤炭技术》2012,31(1):101-103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基于王庄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对通风阻力测定的原理与方法作以简要介绍,并对此次通风阻力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为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描述了GdB5O9、NaGdF4的合成与结构以及NaGdF4在高温下的相转变。粉末衍射数据表明GdB5O9属于四方晶系,其空间群为:I4 l/acd,晶胞参数为:α=8.23813。c=33.6377。六方和立方NaGdF4分别与NaEuF4和CaF2同构。本还考察了GdB5O9:Eu、六方NaGdF4:Eu、立方NaGdF4:Eu样品的真空紫外(VUV)荧光性质.上述三种样品中Gd3 的4f-5d跃迁及基质的吸收位于真空紫外波段。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煤矿安全素质,煤矿安全行为建设,煤矿安全制度建设,煤矿安全环境建设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5个方面.系统地构建起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煤矿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上覆岩层中导气裂隙的发育情况直接影响着邻近层瓦斯在采动破裂煤岩体中的动态储运及涌出规律。在探讨上覆岩层中导气裂隙形成机理和延伸规律的基础上,实测研究了阳泉集团石港煤矿15101综放工作面导气裂隙的发展规律并计算得出正常生产条件下导气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结合综放面瓦斯涌出的实测数据,研究了采动影响下导气裂隙的发育与邻近层瓦斯涌出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为本煤层以及邻近层瓦斯抽采和治理技术的选择及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古城矿井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修正后的古城矿井3#煤层地勘时期测定的瓦斯含量等数据,编绘了3#煤层瓦斯含量和埋深等值线图,直观地反映了瓦斯含量分布特征。阐述了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实现煤矿“通风可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策,开展了矿井通风网络实时模拟与动态预警分析的研究。以山西朔州某矿为应用背景,利用“测风求阻”模型完成该矿的通风基础参数获取工作,从表征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状况的巷道风流状态、用风地点通风状况和通风系统可靠性3个方面进行了预警分析,实现了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9.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其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综采工作面瓦斯灾害特点、瓦斯来源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治理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这些措施对解决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工作面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防治智能化程度低、缺乏灾害风险的精准分级管控等问题,构建了以瓦斯抽采与自然发火监测数据为基础、以风险分级智能化管控为核心的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采用API接口调用方式建立数据采集平台,构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K-Means聚类分析、预警规则知识库等方法的分析预警模型,设计开发了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软件,实现了复合灾害的精准监控、风险动态评判和智能预警。在试点工作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展示复合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使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防治工作透明化,有效提升了灾害防治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