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粗精矿Cu品位8.51%、Pb品位15.23%;样品中黄铜矿、方铅矿包裹体较多,粒度较细,针对该样品性质,主要从浮选、重选角度进行铜铅分离试验研究,最终推荐粗精矿精选—铜铅分离(抑铅浮铜)—重选提高铅品位联合工艺流程;抑铅浮铜工艺采用自行设计的无氰、低铬、无污染组合抑制剂RBT-2,使铜、铅达到有效分离;最终可获得Cu品位21.50%、含Pb 4.57%、Cu回收率69.92%的铜精矿;Pb品位46.89%、含Cu 0.82%、Pb回收率55.39%的铅精矿。此流程中重选提高铅精矿品位工艺,使铅矿物得以富集,分离效果明显,获得了Pb品位大于40%的铅精矿。  相似文献   
2.
王琳  魏转花  赵荣艳 《现代矿业》2011,27(6):124-125
在对陕西某金矿矿石进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宜磨矿细度,浮选调整剂碳酸钠、活化剂硫酸铜和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与丁铵黑药用量确定试验,并以条件试验为基础,完成了2粗2精2扫闭路浮选试验。对于金品位为3.37 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情况下,可获得金品位90.66g/t、回收率为89.30%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3.
某地赤铁矿提铁降硅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荣艳  范娜 《矿冶工程》2012,32(4):62-65
针对某地赤铁矿硅含量高的特点, 进行了提铁降硅试验研究。采用抑铁浮脉石的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 使用调整剂氢氧化钠、铁抑制剂淀粉、脉石活化剂HJ、脉石捕收剂TZ33#组合药剂, 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 铁精矿TFe品位65.67%, 铁精矿中SiO2含量5.45%, 铁回收率88.67%。对铁精矿浓缩脱泥可使铁精矿TFe品位提高2%左右、SiO2 含量降低1%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开发利用陕西某地辉钼矿及提供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根据矿石性质,对陕西某地辉钼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50%,采用1粗2扫3精的浮选工艺流程;粗选选用煤油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精选采用巯基乙酸钠抑制黄铜矿,最终取得了钼品位为56.12%、钼回收率为95.42%、钼精矿铜含量降至0.005 5%的钼精矿,钼精矿达到了国家颁发的YS/T 235—2007精矿质量标准牌号KMo-53;为该矿的开发建厂设计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式超微粉碎加工工艺,以悬浮率(≥90%)、筛析、热贮[(54±2)℃、14 d]稳定性为标准,通过对不同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的筛选.得到了20%虫酰肼·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为虫酰肼19%,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农乳500<'#>1%,宁乳34<'#>4%,NNO 0.9%,凸凹棒土1%,乙二醇5%,黄原胶0.1%,消泡剂0.2%,水补足至100‰.产品悬浮率≥90%,分散性良好,热贮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6.
赵荣艳  范娜  张玲 《黄金》2014,(9):61-64
针对内蒙古某铜铅矿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铜铅混合浮选后再进行抑铅浮铜,且选用自行配制的组合抑制药剂TZ11,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4.59%、铜回收率86.11%,铅精矿铅品位52.81%、铅回收率73.11%的较好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限于以往的认识和施工条件,三湖地区表层调查和静校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近地表结构认识不清、影响消除不力、表层异常难以有效识别。针对这些问题,在近两年的三湖高精度二维地震勘探中,从强化表层调查,表层建模入手,通过针对性的表层调查方法和对近地表结构的精细解剖,对异常区表层结构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采用高精度折射静校正技术消除了一些表层结构异常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反射时间法甄别表层异常与地下含气异常。以上技术对识别表层结构引起的地震异常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石性质,对内蒙古某地磁铁—白钨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先磁选后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白钨矿精选采用加温的"彼德洛夫法",最终取得的技术指标为铁精矿TFe品位66.62%、TFe回收率90.53%,钨精矿WO_3品位58.69%、WO_3回收率87.30%。  相似文献   
9.
某地含稀土磷矿是以胶磷矿、隐晶质磷灰石等矿物组成的磷块岩石,由于稀土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胶磷矿、磷灰石中,物理选矿同步富集在磷精矿中,再通过化学方法分离磷和稀土。根据该矿浮选磷精矿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性质,对精矿进行了硝酸浸出—浸出液分步提取磷和稀土的详细湿法试验研究,即精矿在质量液固比5:1,硝酸浓度400g/L,常温条件下分解2小时得到硝酸浸出液,硝酸浸出液先用氢氧化钠将浸出液酸度调至pH=1.8~2.0,加入草酸沉淀得到草酸稀土;稀土尾液用氢氧化钠将液体酸碱度调至pH=8.0~9.0,加入氯化钙沉磷得到沉磷固体产品;最终获得了P2O5品位38.54%的沉磷固体产品(活性磷酸钙),P2O5回收率99.04%,REO品位1.673%的草酸稀土,REO回收率为95.28%,实现了常温条件下磷和稀土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赵荣艳  范娜  段珠 《现代矿业》2013,29(7):125-127
新疆某氧化铅锌矿铅、锌氧化率高,矿石中矿物结构及嵌布特性复杂且回收难度大,为合理开发利用此矿石,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先硫后氧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铅总回收率为95.20%,硫化铅精矿铅品位为72.02%、铅回收率为47.92%,氧化铅精矿铅品位为58.38%、铅回收率为47.28%的满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