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对封孔质量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封孔质量与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关系密切,对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FLAC软件建立了巷道岩体模型,模拟了巷道周围不同位置点围岩应力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封孔最小长度应超过围岩应力变化趋于平衡点位置的观点;分析了围岩应力变化对封孔质量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得出了封孔最小长度随围岩应力呈幂函数变化的规律,并与现场封孔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对现场准确封孔测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索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单面平针织物和集圈织物进行了结构识别。在对织物进行了数字图像采集和图像预处理后,提取了织物的覆盖率、垂直方向上纱线间隔大小的方差和纱线平均直径大小的方差,3个变量作为特征参数,建立了织物识别模型,实现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强弱强”结构石门揭煤消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了石门揭煤的突出机理,指出揭煤过程中能量突然释放造成的冲击是导致突出的主要根源.模拟了揭煤前的应力位移分布和揭煤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弱圈层主要起到隔离和消波吸能的作用,阻碍揭煤过程中深部煤岩体应力影响.强圈层主要起到加固保护作用,抵抗残余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影响,强弱圈层配合使用时防突效果将更好.强圈层的加固效果和强弱圈层的厚度对“强弱强”保护结构的防突效果影响显著,加固效果越好,防突效果越好,当弱圈层厚度为4ln,强圈层厚度为2m时防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事故之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是防突工作的首要一环。采用基于瓦斯涌出动态变化的非接触式预测技术,运用SPC控制图法对车集煤矿2614掘进工作面62组瓦斯浓度数据的正常值C,峰值P(Cmax),峰值浓度与正常值之比B、2次采掘前后峰值浓度之比4项指标进行处理,得出只有波峰瓦斯浓度P超过0.595 8%同时波峰比P珔>1.330 4时才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结论。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法解决了现有预测方法预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对提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鉴定的规范性,促进鉴定体系的完善,针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鉴定的现状,分别从煤炭政策与监管机制、煤矿自身短期效益、鉴定规范的完善以及鉴定机构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鉴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煤矿安全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强化鉴定监管体制,加强安全培训指导等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压塞-粘液封孔工艺在浅孔抽采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浅孔抽采钻孔密封工艺为出发点,确定了煤岩作为等效连续介质注浆模型浆液的扩散半径,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对密封液在钻孔周围煤体裂隙中的渗透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粘液在钻孔周围煤体中的渗流规律,开发了新型压塞-粘液封孔工艺,并在新丰煤矿25021回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瓦斯抽采浓度显著上升,抽采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岩石裂隙的探究,结合振动系统发生共振时的破坏作用,提出了共振破碎岩石的新理论.分析了共振碎岩的机理、岩块裂隙扩张过程和裂隙的分布情况,最终得出了岩石在共振作用下的破碎过程,为破碎岩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割缝钻孔卸压效果因素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钻孔周围应力分布的研究,指出"瓶塞效应"是制约其影响范围的主要因素,割缝可以消除此效应;数值模拟表明割缝高度对缝槽上方煤体卸压影响不显著,考虑到蠕变等因素要求缝槽高度不低于16mm;缝槽深度对缝槽上方煤体卸压起到显著影响,当缝槽深度从0.227m增大到0.770m时,缝槽上部1.03m处煤体应力由6.2MPa降低到3.1MPa,通过增大缝槽深度以增加钻孔的影响范围是可行的;由于钻孔割缝后其影响范围增加,相邻钻孔间相互影响使得钻孔影响范围进一步增大,必须把多个钻孔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布孔情况.  相似文献   
9.
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重要构件,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晚期,此后先秦、两汉、隋唐直至明清时期,历代均有瓦当的制作与使用。近三千年间,其基本形制包括半圆形、圆形与大半圆形,制作材料则涵盖了灰陶、琉璃及金属等材质,纹饰可划分为图案、图像与文字等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瓦当的出现既是其自身功能转变与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建筑文化的深刻烙印。可以说,瓦当是时人思想观念、艺术品位与精神诉求的物质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