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的观察,分析了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以及与油气分布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以及胶结弱溶蚀;而且压实作用大大降低了原生孔隙体积,胶结作用堵塞了孔隙和喉道,溶蚀作用提高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在砂体不同部位的差异是形成岩性圈闭的条件,纵向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底部和顶部为低渗储层,中部位为渗透层,因此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可成为一套岩性圈闭;在平面上原生孔+次生孔相和次生孔相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分选较好,粒度较粗的微相中。分选较差、粒度较细的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发育的砂岩杂基含量较高,主要为低渗砂岩,为油气富集区形成横向遮挡条件。总体上来说,沉积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成岩相为原生孔+次生孔相以及次生孔相为有利的储层,是油气的最为有利聚集场所,其次为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成岩相为自生高岭石充填粒间孔相和胶结弱溶蚀相的储层,含气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接触关系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前人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或假整合,从而影响了层序边界的识别。该文从区域地质条件对比、沉积相的突变、生物灭绝、物源变化、地层对比等六个方面,论证了东溃凹陷沙三段与沙二段的接触关系为凹陷范围内的不整合,且与控凹断层活动强度的周期性幕式变化有关,为层序边界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滩坝砂体空间分布非均质性较强、厚度薄,常规储层预测方法无法精细刻画其特征.针对该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的地震相分析技术获取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变程、方向、规模等表征参数,将沉积模式和地震相引入地质统计学反演中进行变差函数的分析,在提高垂向分辨率的同时弱化随机反演井间结果的不确定性,最终实现对滩坝薄砂体的高精度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沉积条件复杂,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差,层多层薄,具有低孔、低温、低渗等特点,储层甜点预测难度大、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压裂改造难度大、开发效果差等问题.为此,开展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研究,以产能为导向,逆向开展钻完井和地质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实施效果实时调整,工程作业随地质变化而实时变动,搭...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长期以来一直未取得大的突破。在对研究区石炭系构造特征、沉积特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源对比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油气勘探前景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类型主要包括泥岩、炭质泥岩、煤和灰岩;北缘烃源岩最具勘探潜力,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和Ⅲ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备良好的生烃潜力;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形成期次及其后期分布范围;露头区油气显示及油源对比结果进一步证实,石炭系烃源岩经历了生、排烃过程,油气成藏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北缘石炭系具有早期生烃、断裂输导、调整成藏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6.
神木县东部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区内烃源岩山西组、太原组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干酪根类型为Ⅲ型,成熟度都处于焦煤的中晚期,属于热催化生油气阶段。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的分布层段进行统计,并结合地震反演结果,对沉积相进行划分,发现致密气藏主要分布于分流河道。根据不同的运聚体系,把研究区含气层段划分为下部、中部、上部三个不同的含气组合,由于临近烃源岩,下部和中部气藏分布比较稳定,上部气藏主要发育于裂缝比较发育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以旅大10-1油田为例,通过对岩心与岩屑粒度参数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岩屑粒度分析用于防砂筛目预测的可行性。利用岩屑粒度中值确定充填砾石尺寸及筛目,可以较好地解决海上油田钻井取心少、不能满足防砂筛目预测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开滦矿区含CO煤层煤孔隙结构演化特征,采用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煤级的煤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赋存CO煤层孔隙结构局部为碎粒孔,裂隙为张性外生裂隙;孔径结构以过渡孔、微孔为主,大孔、中孔含量很少;大孔、中孔在Ro,max为0.8%左右,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随Ro,max增加,过渡孔减少,微孔增加;孔隙率在Ro,max为0.8%附近,出现激增的现象;内比表面积在Ro,max为0.8%附近,出现低点。研究认为煤层中含CO可能在此时由于构造应力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9.
<正>交实验设计是一种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广泛应用在工业设计、实验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煤层气A区块的前期勘探评价,在有利区域设计了一个先导试验井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究了影响煤层气产能的5个因素:气量、裂缝原始渗透率、压裂有效缝长、压裂渗透率增大倍数、井距。研究表明,裂缝原始渗透率和含气量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同时预测了井组累产气量的概率分布,为该区域煤层气的开发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海西北巴拉望盆地在古新世控凹断层上盘古地形高处发育大量的生物礁和巨厚的泥岩,形成工区重要的储盖组合类型。通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发现27个生物礁油气田。从南海西北巴拉望盆地的演化以及生物礁的形成入手,对盆地内已发现的生物礁油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为有效识别生物礁油气藏打下基础。同时,利用生物礁含油气后具有高波阻抗、低频率等特征,探索出运用稀疏脉冲反演以及地震属性设置门槛值过滤的方法,检测生物礁的含油气性,以提高生物礁油气藏的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