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土壤侵蚀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正确预测人工开采引发的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可为生态脆弱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文章采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调绘、统计分析、历史类比等方法,针对乌东矿区采煤沉陷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陷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矿区内土壤侵蚀的强度,其中强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面积增加迅速,轻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无侵蚀和微度侵蚀面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矿山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威胁、地形地貌破坏、土地资源损毁和水气环境污染等。本文以伏牛山脉花岗岩矿山——泌阳县饰面用花岗岩矿集中开采区为例,属历史遗留矿山影响与生产矿山影响复合型,当地政府多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环境整治工作。通过该区域整治工程经验,找出共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基础型和提升型整治模式及对应措施,以期为类似区域环境整治提供思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3.
范忻  张书建 《地矿测绘》2011,27(3):15-18
以钱营孜矿区工业广场附近矸石山为例,采用EROS-B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日本ALOS多光谱影像融合后的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MNF变换和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去噪,然后运用SVM方法对实验区内的矸石山信息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基函数的SVM模型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矿区矸石山分布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9%,提取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淮南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目前资源环境监测的热点之一。选取淮南矿区1987年,2000年,2010年3期TM影像为数据源,经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后,采用近似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分类,并对矿区23年间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动态变化率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矿区水体和建筑用地扩张迅速,耕地面积以年均1.09%的速度减少。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工矿业发展、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以某矿区的32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Knothe时间函数的动态沉陷预计模型进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计算了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点的动态下沉值,分别与水准测量成果和D-InSAR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基于Knothe时间函数的动态沉陷预计模型所得到的结果符合开采沉陷导致的地表沉陷规律;其结果与水准测量成果和D-InSAR监测结果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0.2米,能够满足动态预计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RFID技术的矿山物联网关键问题及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书建  汪云甲  范忻 《金属矿山》2011,40(5):113-116
RFID技术作为获取物体空间位置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论述了RFID在矿山物联网中的应用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RFID进行定位的改进算法,针对井下直巷道环境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井下目标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范忻 《地矿测绘》2021,37(2):25-29
煤矿区地表形变的动态监测是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为了解决目前传统测量技术手段无法大面积准确获取矿山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SBAS-INSAR技术,并选用克里金插值法对水准测量数据和SBAS-INSAR技术监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北斗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监测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方法中预计地表下沉系数存在的缺陷。以我国典型的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为例,采用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提出将小波理论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合而成的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地表下沉系数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PSO-SVM两种方法相比,基于GA和LS-WSVM矿区地表下沉系数预测方法收敛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