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显新  杨秋芬  侯彦威 《电波科学学报》2012,(6):1186-1192,1268
探地雷达是对媒质内部的目标进行探测,接收信号中存在多种干扰与噪声,而目标反射回波信号往往较弱,甚至可能掩没于干扰与噪声中,这给探地雷达数据的处理与解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去除随机噪声干扰是利用探地雷达进行浅层目标识别的关键技术。介绍了二维物理小波函数的构造及特性,比较了小波函数随尺度变化的特性,利用典型信号的分解与重构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给出了二维物理小波标架阈值去噪的实现过程,并用两个典型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杨秋芬  石显新 《煤炭学报》2008,33(7):770-774
基于探地雷达信号直达波的特点,应用二维物理小波作为基本小波对探地雷达信号进行小波变换,选择合适的小波尺度估计直达波干扰进而去除直达波.通过对两个实测探地雷达资料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二维连续有向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对比具有占用内存小、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石显新  闫述  陈明生  傅君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5):802-809,836,666,667
静态偏移可使CSAMT实测视电阻率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中产生平行的上、下移动,导致资料解释的精度降低。相位数据与视电阻率的平行移动无关,只与其斜率有关,且相位曲线中同样包含与电场或磁场相同的地质信息,但在实测中不易得到高质量的相位曲线。本文将实测数据中的单分量电场数据转换成相位曲线,可有效地消除静态偏移的影响,且不存在校正不足或过量的问题,也不受测点布置的限制。用转换相位进行定量反演的结果和用电场幅值曲线反演的结果相差无几,在转换中引入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在CSAMT资料处理、解释中,相位曲线不仅可以和EMAP法一样作为常规的校正静态偏移的处理方法,而且可以和视电阻率数据一样作为常规的资料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4.
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电法勘探的深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流电阻率、瞬变电磁场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常用的方法。针对华北型煤田地层电性特点,通过电磁探测原理分析与勘察实例,说明了在此类地区需要更大的极距、更长的观测时间和更低的频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探测深度。为在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取得更好的探测效果,采用综合电磁探测方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煤炭开采的地下作业工程,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将煤层所含的能量以洁净气体的形式输出地面,而将灰烬和废渣留于地下,从而大大减轻传统采煤和气化工艺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使地下煤层的燃烧和气化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气化工艺有效地发挥作用,及时准确地了解地下气化状态(包括燃烧工作面的位置、移动速度及燃空区的范围等)至关重要。监测试验表明,综合电磁法是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监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勘探中的低阻层屏蔽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显新  闫述  陈明生 《煤炭学报》2005,30(2):160-163
分析了华北型煤田地层的电阻率特点,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G-S算法分别对理论模型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任楼煤矿的勘探实例作了数值与解析分析,证明低阻层对瞬变电磁探测是屏蔽层,当低阻层覆盖在探测目标之上时,要探测同样的深度需更长的观测时间,由此降低了晚期信号的信噪比,因此现场施工应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并有必要研制用于煤田水文地质勘探的大功率仪器.  相似文献   
7.
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的测量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文中运用小装置瞬变电磁测量方法对其进行了测量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某工程实例 ,介绍地质雷达在采空区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韩德品  蒙超  石显新  李丹  李学潜 《煤炭学报》2017,42(11):2953-2958
研究全空间直流电测深曲线的变化规律,为全空间直流电法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理论计算层状全空间直流电测深曲线并统一归纳分类的方法,总结了全空间直流电测深曲线的类型和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全空间条件下n层地层对应的曲线类型为2n-1种(n0),且远比半空间的复杂;层状半空间曲线类型仅仅是全空间条件下记录点以上的地层电阻率为无穷大的特殊情况;在超高阻层存在时,半空间曲线尾支呈45°角上升的渐近线在全空间条件下其尾支渐近线变为0°角,由此发现全空间条件下直流电法探测低阻层比探测高阻层具有明显优越性。利用全空间直流电法这一性质,发展出许多煤矿井下全新的探测方法,为煤矿层状地层条件下的全空间直流电测深法探测低阻含水导水等隐伏灾害性地质构造指明了应用方向,丰富了全空间电测深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探查煤矿潜在的老窑积水巷道避免引发灾害性透水事故,根据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和以往探测结果,采用统计的方法对已往验证的积水老窑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窑积水巷道与电法探测方向不管正交或斜交,因电法的体积勘探效应无法区分;老窑积水巷道共同异常特征为1个单一下尖的低阻异常,宽度范围相对较小(3~5 m);当其异常幅值大于1倍的均方差时,一般对应老窑巷道积满水的情况(可作为预警条件);未积满水的老窑巷道,异常值相对较小,一般大于1/2的均方差;含导水裂隙破碎带常表现为大于1倍的均方差表现为低阻异常特征,但其异常范围常较宽,形态也不同。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技术跟踪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已经成功预防了多次老窑透水事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