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高浓度粉尘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1305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取了综合防尘技术,对遏制粉尘的产生与飞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防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是环境激素类物质的一种,在环境中该物质持久存在不易分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其废水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氙灯作为可见光光源,纳米CuPcTs/TiO2为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较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初始溶液的pH值、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水溶液中DEHP光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5,催化剂用量为0.4 g/L,光照时间为50 min,初始浓度为10 mg/L的DEHP水溶液降解速率为最佳,降解率达到93.6%,并证明了只有在催化剂和光源协同作用时,水中DEHP才可获得较快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中高致癌物风险物三氯乙酸,普遍存在且难以去除。采用紫外光光降解可在较短时间内去除饮用水中高浓度的三氯乙酸,150 min内去除率达到72%。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高效、环保、简便的去除方法。其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还考察了水样品pH及常见离子Mn2+、NO2-、NO3-和Fe3+对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矿井火灾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煤炭自然发火是矿井火灾的主要形式,它约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不仅是矿井防灭火的重中之重,更是矿井火灾防治的难点。本文在以往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兴隆庄煤矿B4328工作面的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防治为例,综合阐述了综合防灭火技术的探索与创新。通过五大防灭火技术的应用与再实践,以工作面和留置采空区束管内的煤炭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监测数据所呈现的变化为依据,结合防灭火实践的效果对以往的防灭火技术进行了优化,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创新了夹心闭注胶的快速堵漏风技术,实现了B4328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5.
利用MTS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煤岩试件进行了饱水与自然两种状态下的单轴压缩与拉伸试验,结果发现,与自然状态煤样相比,饱水煤样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了26.71%,弹性模量降低26.85%,轴向应变增大,普氏系数与泊松比均有所降低;饱水煤样抗拉强度平均降低43.86%,且破坏时间大为缩短。此外,煤岩单轴压缩与拉伸试验曲线均呈锯齿状,其中煤岩单轴压缩过程依次经历裂隙压密、表观线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以及断裂破坏4个阶段,拉伸试验中煤岩受力呈线性增加直至弹脆性拉断,失稳破坏瞬间发生。  相似文献   
6.
固载化纳米MnO2对砷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纳米MnO2在水处理后难分离回收的问题,以交联壳聚糖(CCTS)固载纳米MnO2,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膜,考察其对水中砷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溶液初始pH、吸附剂的用量、温度、初始质量浓度对砷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该膜对初始质量浓度小于4 mg/L的砷去除率达到98.88%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考虑吸附过程为多分子层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7.
卞战强  黄艳  田向红  张娟 《工业水处理》2011,31(4):37-38,49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我国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机污染物,以其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以及生殖毒性而引起广泛关注.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四磺酸酞菁铜(CuPcTs)为敏化剂,采用水热法原位制备了CuPcTs/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用制备的CuPcTs/TiO2为催化剂对DEH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