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1.
为了保证降膜蒸发器物料能水平均匀分布,采用环形分布器、槽盘式分布器、单管分布器三级分配结构。并介绍了在制造、安装上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2.
简要概述了镧系和锕系元素关键种态的力场发展及其应用。早期主要采用非极化力场研究镧系和锕系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取得了与实验吻合较好的结果。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极化力场因考虑了对极化效应的处理而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并在镧系和锕系溶液动力学研究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本文从水溶液动力学、f区元素萃取相关的配位动力学、环境与健康相关的动力学等三个方面简要总结了近年来部分在分子力场水平上研究镧系和锕系溶液动力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杜峰  王东琪 《中国矿业》2021,30(S2):80-86
供应链金融因其整合四流的优良基因特质,中小企业融资难且融资贵这一问题有望在供应链金融面前迎刃而解。尽管供应链金融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然而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从拓展的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基于“资源—能力—绩效”的逻辑框架,构建了在环境竞争性的调节下,供应链融资方案采用通过供应链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调研数据376份,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1)供应链融资方案采用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供应链能力是供应链融资方案采用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重要内在机制;(3)环境竞争性对于供应链融资方案采用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Tc(CO)3(H2O)3]+及其几个衍生物的结构和成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法 (abinitioMO)计算了 [Tc(CO) 3(H2 O) 3] 及它的几个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和成键。结果表明 ,CO的反位影响使处于其反位的H2 O、脂肪胺、R2 S、噻吩与fac Tc(CO) 3 核不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但具有π接受能力的芳香胺与fac Tc(CO) 3 核能生成热力学稳定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微乳液自20世纪90年代被定义推广以后,逐渐在各领域被研究及应用.微乳液在油气开发中,能够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通过增溶、乳化和富集作用对不同类型剩余油进行拉拽和携带,将其驱替出地层.微乳液具有粒径小、界面张力低、增溶能力强等特点,并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和相图法可以对微乳液进行配比的确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微...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精细水驱挖潜的需求,常采用油藏分类界限的方法对投产初期的区块进行合理分类。对于多个分类参数介于不同分类结果的特低渗透区块,该方法却加剧了划分结果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已有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分类界限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参数聚类分析、动静态一致性检验与综合评判分级相结合的油藏分类方法,明确了两大类、四小类区块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各区块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个别区块分类参数介于不同分类结果造成的分类困难等问题,实现了63个已开发特低渗透区块的合理分类,并且具有计算简便、精确度高的特点,为大庆油田新投产特低渗透区块的高效精细分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Tc(CO)_3(H_2O)_3]~+及其几个衍生物的结构和成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法(ab initio MO)计算了[Tc(CO)3(H2O)3]∧ 及它的几个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和成键。结果表明,CO的反应影响使处于其反位的H2O、脂肪胺、R2S、噻吩与fac-Tc(CO)3∧ 核不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但具有π接受能力的芳香胺与fac-Tc(CO)3∧ 核能生成热力学稳定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三价锕系/镧系元素(Am^(3+)/Ln^(3+))的分离是开发先进核燃料循环以实现核能可持续应用的关键。由于二者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相似,通过液-液萃取来实现二者的有效分离仍然面临挑战。镅的氧化分离作为替代方法因其高效率和大的改进空间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Am(Ⅳ/Ⅲ)电对的氧化电势高,使得高价态镅制备困难,并且新生成的高价态镅具有强氧化性,需要调控其种态以避免被溶液中存在的还原性物质还原。因此,研究Am的氧化分离途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降低Am的氧化电势,实现在较温和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2)稳定高价态Am并及时进行分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面向镧锕分离的Am的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研究进展。在Am的化学氧化中,高碘酸铜(Ⅲ)表现出比铋酸盐和过硫酸盐更高的活性和氧化效率。在Am的电化学氧化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对电极进行修饰,可显著降低Am(Ⅳ/Ⅲ)的氧化电势,避开电解水等影响电化学氧化效率的副反应。这些新的认识为镧锕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提出了对深入理解微观机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