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大冶铁矿是包括露天与井下开采和多金属选别回收的大型矿山。自1958年建成投产至今,已有23年历史。为补充露天开采消失的生产能力,延长露天矿服务年限,1980年开始对东露天进行高陡固定帮的二期扩帮延深开采建设。由于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在不停产并确保相应年产矿石量的情况下,进行了难度很大的扩帮剥离,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大冶铁矿加强生产管理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2.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由象鼻山、狮子山和尖山三个山头组成。矿体赋存于三迭系大冶灰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与闪长岩体的接触带内,属于典型的接触交代型铜铁矿床。矿体走向北西-南东,长达2.2公里;倾向北东,倾角10°~80°,一般为70°左右,属急倾斜矿体。上盘是闪长岩;下盘是大理岩。  相似文献   
3.
大冶铁矿是武钢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东露天采场是大冶铁矿的主要采场,设计规模年产矿石290万吨。从1958年投产至1980年末,该采场己采出设计范围内矿量的77.1%。随着采场开拓工程的向下延深,所能采出的矿量则越来越少。依据东露天地质资源埋藏条件和采矿技术的发展,从1981年开始至1985年底,我们对东露天采场进行了非预见性的二期扩帮延深开采过渡。  相似文献   
4.
大冶铁矿东露天转地下开采开拓提升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至2001年结束,下部约700万t矿石拟准备井下开采,目前面临着露天转地下问题。为此,大冶铁矿深部矿体的分布状况及现有井下开采工程的布置,进行了深部开采开拓提升系统的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最优的提升方案,对大冶铁矿的深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大冶铁矿经多年开采,原设计的露天采场已相继消失三个,东露天这个主力采场也将于1987年左右转入地下开采。为解决武钢的原料急需,利用现有装备与人力,1981年开始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东露天采场扩帮延深工程。本文就扩帮工程中采用目标管理的成效予以简略论述。(一)新型管理方法的探索本扩帮工程是在高陡固定帮上进行的二期扩帮过渡,上部扩帮与下部生产间的最大垂直高度达264米,而且是在一个狭窄的条带上进行水平推进,工作量大,且各环节间互  相似文献   
7.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的技术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道周 《金属矿山》1990,19(12):22-24,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