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层瓦斯抽放封孔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以鹤壁八矿为研究背景,研究了带抽时间过长、抽放浓度过低的钻孔的可利用性,比较、研究了几种常见的封孔工艺,并结合现场条件,确定了套孔封孔方法且进一步改进了封孔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套孔封孔后,有效提高了封孔质量,瓦斯抽放浓度平均提高4倍,流量提高了2.5~4倍,最高时提高了近8倍。  相似文献   
2.
傅贵  杨春  殷文韬  董继业 《煤炭学报》2014,39(6):994-999
现有的行为安全"2-4"模型已能够精确定位事故"管理漏洞"原因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但由于未考虑事故发生内、外部组织因素的影响,因此尚不能全面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包含几类影响因素在内的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国家标准给出的事故原因进行了重新归类,将事故责任者进行了科学定义与分类,同时基于该模型得到了事故预防线路图。研究得到的扩充版行为安全"2-4"模型增加了"内部影响链"和"外部影响链",这两条链中的动作发出者会通过确定的路线来影响事故的发生;应用该模型将国家标准给出的12种事故原因归为直接、间接、根本、内部影响以及外部影响原因;按照事故的责任与原因相对应原则,将事故责任者分为直接、间接、主要、内部影响以及外部影响责任者5类;将该模型中的事故、损失等不安全方面分别改为安全业绩、收益等安全方面后得到了事故预防图,可为事故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均为世界煤炭资源、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大国,印度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长期好于我国。以近10年煤矿安全数据为对象,研究了印度煤矿安全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印度煤矿生产安全业绩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其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较高与国有化和产能集中度高、露天矿开采比例大、安全培训实效化与安全监管法制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或消除引起放炮事故的不安全动作,进而有效预防煤矿放炮事故发生,统计分析了2000年后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并深入分析了2起事故,得出煤矿放炮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由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导致的,员工的不安全动作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引爆瓦斯火花的产生,或直接导致了瓦斯积聚。据此,提出采用三维动画放炮不安全动作演示及虚拟现实放炮安全动作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存在大量工人违章作业现象等问题,指出了工种划分不明确、作业执行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是其深层次方面的原因。通过国家安监总局施行的煤矿安全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各地方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培训的相关文件,划分出了71个煤矿井下工种,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建议。使工人更加明确自身的岗位和职责,能让安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突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统计指标,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国煤矿瓦斯突出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突出事故的伤亡等级集中,突出事故的区域性分布明显,发生突出的时间与突出点分布也较为集中。并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伤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存在大量工人违章作业现象等问题,指出了工种划分不明确、作业执行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是其深层次方面的原因.通过国家安监总局施行的煤矿安全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各地方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培训的相关文件,划分出了71个煤矿井下工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使工人更加明确自身的岗位和职责,能让安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傅贵  殷文韬  董继业  Di FAN 《煤炭学报》2013,38(7):1123-1129
通过观察事故统计得知,几乎100%的生产安全事故是责任事故,且是由于事故单位的“管理漏洞”所引起。理论分析得知,应用古典、近代及已有的现代事故致因链不能够精确定位“管理漏洞”的具体位置和内容,事故预防困难。根据组织行为学原理,并研究国内外已有事故致因链发现并提出了行为安全“2-4”模型这个新型现代事故致因链。在该模型中,将事故的原因首先分解为组织行为、组织成员个人行为两个层面,然后再将组织行为继续细化分解为指导行为、运行行为,将个人行为细化分解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4个行为阶段,分别对应事故的根源、根本、间接、直接原因,具体内容分别是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状态。煤矿事故案例分析证实,应用该模型,且把“安全管理”表达为“行为控制”之后,可以将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管理漏洞”、“管理缺欠”理解为“行为控制缺欠”,并可将其精确定位在“2”个层面、“4”个行为阶段的其中一个或几个上面,据此即可制定有效、明确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为安全的安全帽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  傅贵  殷文韬  高平 《煤矿安全》2014,(4):229-232
由于安全帽事故是零打碎敲的小事故,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煤矿企业对此存在麻痹松懈意识,因安全帽的质量问题及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安全帽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基于行为安全模型,对35起安全帽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事故发生的直接和深层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对安全创造经济效益理解不够,安全投入的认识不足,领导层对安全培训作用认识不足,安全帽管理制度不健全并且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等是安全帽事故发生的根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煤矿安全帽事故的3方面措施: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并有效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培训等手段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摘要:通过对水力压裂消突机理的研究,并通过RFPA2D-Integrate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适合鹤壁八矿水力压裂的起裂压力和压裂增透范围。在现场工业试验方面,对水力压裂孔与普通抽放孔的瓦斯抽放浓度与纯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分别提高了近20倍和27倍,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的速度和效率,因而水力压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突出煤层治理中能起到明显的增透、消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