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将纳米颗粒分散于导热油基液形成一种具有强的光吸收性能的纳米流体,能够直接在无吸收涂层的透明真空管内吸收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用于太阳能中温集热。首先探讨了导热油-Cu O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获得了制备过程中最佳的改性油酸量为2.3 m L/1g Cu O。在室外聚光工况下,实验测试了导热油-Cu O纳米流体在无涂层的透明真空管内直接吸收式中温集热特性,并与镀膜真空管集热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显示,在150℃以下集热工况,纳米流体在该透明集热管的集热效率要高于传统吸收镀膜集热管,验证了该新型中温集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通过运用TMS320LF2407A芯片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全数字三闭环控制系统,给出了硬件电路和部分软件的设计方案。同时,提出了一种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了对PID参数的在线自动整定。  相似文献   
3.
磁选机广泛应用于磁铁矿石的预选抛尾环节,但由于传统磁选机受制于机械结构和分选原理,对弱磁性粗矿粒存在错选和漏选的问题,分选性能低下。磁感应式分选机可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磁铁矿石的磁场强度,判断矿石是否为精矿,可提供更为敏感的检测机制。然而,传感器采集磁感应信号的过程,易受到振动等外界干扰而产生噪声,造成矿石的误判。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通过联合经验分解(EMD)与小波阈值的方法对磁感应信号去噪。该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固有模态分量(IMF),然后对部分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去噪,最后重构IMF分量得到去噪信号。结果表明,联合去噪法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噪声信号,而且去噪性能优于单一的EMD去噪和小波阈值去噪。  相似文献   
4.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抗震设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已成为未来抗震设计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发展状况、特点及研究内容。由于目前能力谱法颇受关注,最后,着重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能力谱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梁侧锚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BSP梁)受火后的受剪性能,对1根未加固的对比梁、2根BSP常温梁和2根BSP高温梁进行四点弯曲受剪试验.考察各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筋和钢板应变等情况,分析钢板宽度、植筋胶类型和是否受火对BSP试件受剪承载力、刚度、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火后BSP梁的受剪承载力、延性和刚度明显降低;增大钢板宽度可以有效提高火灾后BSP梁的受剪承载力和延性,使试件由脆性的剪压破坏向延性的弯曲破坏转变;氯氧镁水泥作为植筋胶在提高常温试件受剪承载力和延性方面比HIT-RE 500更有效,但在提高刚度方面效果略低.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梁侧锚固钢板加固高温后受损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设计了6个混凝土梁试件,首先按照ISO 834国际标准升温曲线对其中5根混凝梁进行受火试验,然后采用梁侧锚固钢板加固,并对其进行静力试验。分析了梁侧加固钢板高度与螺栓间距对加固梁受剪承载力、延性及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梁侧锚固钢板加固法能显著提高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并改善原混凝土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受剪性能的加固效果随钢板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螺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梁侧锚固钢板加固梁中,钢板与混凝土存在纵向与横向滑移;螺栓间距对钢板与混凝土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结合φ160数控系统的改造过程,介绍数控系统的电气系统组成,电气结构,参数设定及相关功能实现方法。着重阐述了数控系统在改造前先期准备(包括设计,选型,安装,实验等)及调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岳阳县水务发展的历史总结出,岳阳县水利人从”和谐”谋发展、工程夯基础、防灾责任重三个方面构建人水和谐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李凌志 《山西建筑》2022,(6):144-147
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桥梁下部结构预制拼装工程为例,主要介绍了桥梁下部结构预制拼装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主要包含构件预制、进场安装,过程控制要点,关键工序以及全产业链发展前景,并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0.
用Pearson-Ⅲ分布推算梅州最大一日降水量的重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地区因降水过量而造成的洪涝灾害,与最大一日降水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预报时段内可能出现的最大一日降水量进行理论估算,可为防汛抗洪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推算了梅州市最大一日降水量的重现期:20年一遇为173.81mm,50年一遇为208.8mm,100年一遇为235.1mm,200年一遇为261.4mm。据此计算梅州市1961年8月26日出现的历史最大一日降水量224.4mm,其重现期约为75年一遇。经雨量历史资料验证,该方法拟合情况良好,表明其对不同重现期下最大一日降水量的估算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