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1.
硫化铅锌矿浮选过程常采用大量石灰抑制黄铁矿,造成矿浆pH过高、管道堵塞等问题,新型抑制剂HS-1替代部分石灰可实现铅锌硫的高效分离。为进一步完善HS-1与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基于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开展了HS-1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矿浆pH=10时,以乙硫氮+丁铵黑药(物质的量之比2∶1)为组合捕收剂、HS-1为抑制剂,能有效抑制黄铁矿,部分抑制闪锌矿,而对方铅矿浮选行为基本无影响;②抑制剂HS-1对捕收剂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减少了乙硫氮+丁铵黑药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能有效抑制组合捕收剂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③在pH=10时,HS-1和组合捕收剂先后与3种纯矿物作用后,矿物表面均出现了HS-1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方铅矿表面捕收剂的特征吸收峰无明显变化,闪锌矿及黄铁矿表面捕收剂的吸收特征峰消失,说明HS-1有效抑制了捕收剂在黄铁矿的吸附,并对闪锌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澳某锂辉石矿石Li2O品位为1.22%,有用矿物为锂辉石和锂云母,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等。该锂辉石矿矿石结构以细粒结构为主,偶见粗粒结构、包晶结构;构造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锂辉石是最主要的含锂矿物,呈他形粒状晶体产出,晶面伴有纵纹多为银白色和褐色,锂辉石和石英、长石等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相互交错,锂辉石最大粒度为0.5 mm×0.4 mm,最小为0.03 mm×0.04 mm。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105 mm占70%的情况下,沉降脱泥后以Ty+油酸钠为组合捕收剂,Na_2CO_3和NaOH为调整剂,CaCl_2为锂辉石的活化剂,采用1粗2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矿石,可获得Li_2O品位为5.52%、回收率达70.90%的锂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锂辉石的回收。  相似文献   
3.
某磁铁矿选矿厂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流程生产的磁铁精矿全铁品位为65.47%,SiO_2含量为6.52%。为了使铁精矿的SiO_2含量降到4%以下,以磁铁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提铁降硅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先采用氢氧化钠、玉米淀粉和阳离子捕收剂Ge-609对试样进行1粗1精3扫反浮选,再将反浮选尾矿再磨至-0.038 5 mm 90%后进行1粗1精弱磁选,最终可获得铁品位为69.18%、铁回收率为97.67%、SiO_2含量为3.15%的铁精矿,实现了提铁降硅。  相似文献   
4.
某金矿企业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升科技含量及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尾矿品位,对化学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所产尾矿进行了浮选柱提金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路试验获得了含金31.34 g/t、金回收率为45.16%的金精矿,同时将尾矿金品位降低至0.75 g/t,尾矿金回收率降至14.42%,为氰化浸出尾矿的再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利用某低品位难选铁矿石,并获得铁品位大于64%的铁精矿,实验室进行了阶段磨矿—弱磁选试验,在一段磨矿细度-0.076 mm 45%、二段磨矿细度-0.076 mm 75%、三段磨矿细度-0.076 mm 90%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64.10%,回收率77.99%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崛起,国内外相关锂产业对锂的需求量急速增长,因此对提锂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根据自然界存在的锂资源类型,提锂技术主要分为卤水提锂和矿石提锂。卤水提锂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级碳酸锂的生产,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但生产条件恶劣,一般分为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吸附法;矿石提锂技术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成熟,但生产成本较高,对设备要求高,一般分为石灰烧结法、硫酸盐法、硫酸法、氯化焙烧法和纯碱压煮法。指出卤水提锂和矿石提锂这2种提锂技术各有优势,将在国内长期保持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西某金矿浮选尾矿属于低品位难处理含金硫化矿,由于尾矿长期堆存,部分硫化矿石表面氧化程度高,为确定该尾矿资源开发再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Au品位为0.70 g/t,为主要的回收元素,主要以单体金和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其次以氧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根据该矿石性质特点,采用以多硫化钠为硫化剂的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粗选条件试验表明,粗选多硫化钠最佳用量为80 g/t,粗选的最佳矿浆pH值为8;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硫酸铜、丁铵黑药、丁基黄药和多硫化钠用量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优水平组合为硫酸铜50 g/t、丁基黄药150 g/t、丁铵黑药50 g/t,多硫化钠80 g/t;在矿石粗选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矿浆pH为8、煤油用量100 g/t、多硫化钠用量80 g/t、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150+50) g/t,硫酸铜用量50 g/t,水玻璃用量200 g/t,2#油用量40 g/t的条件下,经“1粗2精2扫”的闭路试验,可获得Au品位13.25 g/t、Au回收率57.16%的浮选金精矿,相较于未添加多硫化钠的浮选流程,精矿指标良好,研究结果为该矿山和类似矿山的尾矿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前言30 钢是我厂经常冶炼的钢种之一,用化学方法分析该钢中硅、锰二元素困难虽不大,但尚感不够快速,尤其是硅的分析,用化学方法需2小时左右,很难及时报出结果。再则由于我国目前化学工业的生产速度还赶不上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市面上化学药品的供应有些紧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如用光谱方法来代替化学分析,将是件很有价值的工作,因为无论在工时、人力、药品等方面,光谱分析较化学分析好而迅速。但是用光谱方法也有困难,既无标准电极,又无资料,只有凭经验和其它黑色金属资料中硅、蜢的光谱分析法作为参考。根据文献,黑色金属含量范围在1%以下的(即低含量),一般采用电弧光源较好,含量在1%以上的则采用火花光源较好。30 钢的含量范围是:Si1.1~1.4%;Mn1.2~1.5%,因此我们决定以我室仅有的一种火花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