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严利伟  张慧  张灯堂 《采矿技术》2022,22(1):15-19,35
边际品位作为露天矿山开采的核心参数,其合理的选取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矿山企业效益.为了实现露天矿山净现值最大化,在金属价格临时变化时对边际品位进行及时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价格预期的露天矿山边际品位优化方法.以某斑岩型露天铜矿为例,基于边际品位的迭代算法,获得稳定价格预期下的最优边际品位策略.拟合露天矿山剩余净现值与剩余矿岩总量的函数关系,再次通过迭代算法获得金属价格临时变动时的机会成本,方便对边际品位进行重新计算.结果表明,稳定价格预期下,矿山最优边际品位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呈缓慢下降趋势.与采用固定边界品位相比,采用动态边际品位可以获得最大的净现值,并且低品位资源利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熊耳群是豫西矿集区最重要的赋矿建造之一,为一套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组成。从底部到顶部金的丰度呈现递减趋势,主量元素具有典型的"双峰"特征,Si O2含量在54%和66%分别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序列,富Mg O、K2O,贫Na2O、Ca O;微量元素组成明显地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h、U、Ti,富集Pb、Ba,指示熊耳群火山岩不大可能是岛弧环境的拉斑玄武岩,而更有可能是拉张裂谷环境下的火山岩系。  相似文献   
3.
豫西地区近EW向展布一条变质核杂岩带,自西向东由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崤山变质核杂岩和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等多个变质核杂岩组成。豫西地区的小秦岭金矿田、崤山金矿田和熊耳山金矿田,在空间上分别对应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崤山变质核杂岩和熊耳山变质核杂岩,金矿床产于变质核杂岩不同层次的拆离断层内。研究区金矿床的成矿年龄集中分布于133~122Ma和115.3~114.34Ma2个时期,且以前一个成矿时期为主,与变质核杂岩SEE--NWW向区域性伸展阶段(135~123Ma)和后期垮塌伸展阶段(116Ma)能够很好的吻合,说明豫西地区变质核杂岩平行于造山带的SEE-NWW向区域性伸展阶段是金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垂直于造山带的后期垮塌阶段是金矿床的另一个成矿阶段。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结合对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演化、控矿机理的研究,揭示出变质核杂岩对研究区金矿床的类型、规模、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控制作用,指导该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4.
郭新  张灯堂  赵春勇 《黄金》2014,(10):34-38
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主要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分别讨论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和同位素证据表明,太华群变质岩在成矿作用中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矿床分布规律、矿化规律均指示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热动力,保证成矿物质的迁移活化,区内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岩浆的活化下,含矿热液沿构造迁移,当迁移到近EW向的张性构造时,温度、压力、pH等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变化,矿质沉淀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上宫金矿田是一个集中矿化区.近年来发现不少大中型金矿床,通过已有资料推测,该矿区应该还存在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矿床未被发现.根据已经查明的金矿产储量,运用齐波夫定律进行资源量预测.上宫金矿田理论总资源量394.4t,已控制资源量68.3t,潜在资源量为326.1t;上宫金矿床预测的金资源总量为83.03t,已知矿体储量为34.36t,本区资源潜力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