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沛  常玉锋  石零  刘君侠 《热力发电》2021,50(7):150-155
基于反向电场除尘原理,构建了反向电场电袋复合除尘实验装置,并实验测试了其对中位径1.49 μm气溶胶颗粒的捕集性能。该实验装置由预荷电器和带反向电场的袋式除尘器组成。反向电场电袋复合技术的除尘增效机理是,在反向电场对预荷电粒子的静电斥力减缓了预荷电粒子向滤袋的运动速度,且增加了滤料附近场强。实验结果表明:过滤风速越高,反向电场电袋复合除尘器相对于常规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增效作用越明显;当过滤风速由 1.0 m/min增加到2.5 m/min,反向电场电袋复合的除尘效率相对于常规电袋复合的增效幅度由3.9%提升到11.8%,其压力损失比常规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增加约5.0%;反向电场静电复合除尘技术能实现细颗粒物的高效控制,并能为反向电场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是保证矿山企业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政府监管和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投资者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履行矿山环境保护的义务。结合科技服务的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在分析了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开采参数,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的经济性分析,证明了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在经济上、技术上可行,并能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对于指导露天非煤矿山的环境保护工作并对矿山企业合理使用缴存的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层建筑的单室空调房间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软件PHOENICS,分别对空调系统、排烟系统、兼用系统等空调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下单室火灾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火灾后空调、防排烟兼用系统对单室空调房间火灾发展,以及对室内人员疏散产生的影响.模拟计算的结果证明了兼用系统火灾后在排烟、降温、减压、增加疏散时间等方面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散货装卸作业中粉尘污染严重,以及常规压力雾化喷雾降尘系统无效耗水量高的问题,提出在常规压力雾化喷雾降尘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自动感应装置实现自动喷雾思路。对80万t/a皮带机生产线料斗喷雾降尘装置进行了自动喷雾降尘技术改造,环境监测数据和粉尘污染扩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装卸粉尘的减排率达85.3%,粉尘减排量达9.76 t/a,抑尘效果明显,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成果可用于散货装卸作业喷雾降尘系统改造工程,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工业烟气超低排放带来烟气净化副产物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增加,因此产生了烟气净化副产物难以综合利用的问题。基于烧制陶粒的基本成分分析,以烟气净化治理过程中捕集的除尘灰为成陶原料,以失效的活性焦为产气成分,并通过掺混黏土来调节原料配比,采用L9(33)正交设计方法进行陶粒的烧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黏土占41.7%~45.5%、活性焦占4.5%~8.3%和除尘灰占50.0%的原料配比下,在100 ℃干燥30 min、400 ℃预热15 min、1 150 ℃焙烧15 min和自然冷却的焙烧制度下,烧制出的陶粒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1 h吸水率和重金属浸出浓度均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是保证矿山企业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投资者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应履行矿山环境保护的义务。依据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科技服务矿山的开采参数,分别从方案的选择、方案的实施过程、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表明本方案在经济、技术上可行、并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研究结果适用于小型露天矿山的矿山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引导企业主动地参与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常温下和火灾作用后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并对常温下和火灾作用后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火损伤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一阶固有频率和刚度与常温时相比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30%~40%之间.根据试验研究的结果,总结出了其动力性能的变化规律,为火灾后结构的损伤鉴定及加固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火灾防排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特点,在分析影响火灾烟气流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高层建筑火灾的防排烟措施,对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商业计算流体软件PHOENICS,分别对自然通风、空调送风、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等四种常见的建筑通风状态下的客房进行烟气流动规律的模拟研究,得出:火灾后,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将着火房间的烟气、热量排出室外,降低着火房间的烟气浓度和温度,但机械排烟的效果较自然排烟稳定.本文计算机场模拟的结果证明了使用CFD技术对火灾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可用于指导室内火灾的扑救和火场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0.
排烟方式对火场人员疏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筑火灾中烟气的危害特点,利用商业计算流体软件PHOENICS,分别对无排烟措施、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等三种常见的建筑火灾后的排烟方式进行烟气流动规律的模拟研究.得出:火灾后,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将着火房间的烟气、热量排出室外,降低着火房间的烟气浓度、温度和压力.机械排烟形成的微负压使得火场烟气不易向外扩散,同时增加近30s的疏散时间,排烟效果明显更利于火场人员的安全疏散.本文计算机场模拟的结果符合单室烟气的蔓延机理,证明了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火灾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可用于指导建筑火灾的扑救和火场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