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新型杀菌消毒剂二溴海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二溴海因是一种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 ,具有强烈杀灭真菌、细菌及病毒的效果 ,也是十分重要的溴化剂。其稳定性好、含溴量大、反应活性高 ,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和农业等行业。  相似文献   
2.
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三光气)代替光气和4-乙基-2,3-双氧哌嗪发生酰氯化反应制备哌嗪酰氯(EOCP),反应液用硅醚提取,得到产品4-乙基-2,3-双氧哌嗪.反应收率可达92.28%,产品纯度为82.49%.  相似文献   
3.
以吗啉和盐酸为原料合成盐酸吗啉,使其与双氰胺反应制备盐酸吗啉脒胍。重点讨论了原料配比、加料顺序、反应时间及溶剂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吗啉:浓盐酸=1.06∶1(摩尔比),合成盐酸吗啉的收率可达98.27%,且加料顺序对反应无明显影响;以二甲苯为溶剂,盐酸吗啉:双氰胺=0.8∶1(质量比),反应时间为3.5h,盐酸吗啉脒胍的收率为97.01%。两步反应总收率可达96.97%。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既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也是储量丰富的碳资源,研究二氧化碳的转化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总结了近几年各种催化体系催化氮杂环丙烷与CO_2的环加成反应,包括不可回收催化剂、可回收催化剂和无催化剂体系,以及各体系对氮杂环丙烷与CO_2环加成反应产物收率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Zeta电位法考察了系列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复配效果。结果表明,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和连接基越长,cmc越小,且疏水链长度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较大;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SDS的表面活性,当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BS或SDS的摩尔比为3:7时,复配体系的cmc最小,且与SDS复配体系的性能优于与SDBS的复配体系。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抗菌剂溴硝醇的性质,阐述了溴硝醇的特点及抗菌机理,详细综述了溴硝醇在化妆品、水处理、石油工业、公共场所和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对先羟烷基化后溴化和先溴化后羟烷基化2种溴硝醇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概括,并对不同合成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煤浆用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水煤浆用分散剂的作用原理,介绍了分散剂的种类及不同分散剂对水煤浆的制备和性质的影响,强调了加强水煤浆用分散剂及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煤沥青是焦油加工的大宗产品,其产率占焦油的50 %~60 %,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煤沥青的燃烧进一步限制了其利用.如何对煤沥青进行必要的深加工,提高沥青产品的附加值是煤焦油加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煤沥青浆体燃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沥青浆体燃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煤沥青浆体燃料.阐述了煤沥青浆体燃料的制备原理,介绍了2种煤沥青浆体燃料--煤沥青乳化燃料和煤沥青水浆的研究进展.目前,关于煤沥青浆体燃料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煤沥青浆体燃料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由于荧光显微技术、激光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荧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研究和应用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荧光材料包括小分子、共轭聚合物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诊断、荧光检测等领域。20世纪,随着纳米科学的出现,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量子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传统的量子点主要由Ⅱ-Ⅵ、Ⅲ-Ⅴ族元素组成(如Cd、Te等),故称为半导体量子点,由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主体为半导体,在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存在隐患,从而限制了量子点的应用和发展。自2004年首次发现荧光碳点以来,碳点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碳点一般指尺寸小于10 nm,具有准球形的结构,能稳定发光的一种纳米碳。与其他碳纳米材料相比,碳点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即发光具有尺寸和波长依赖性。同时,碳点发光克服了有机染料发光不稳定、易光漂白等缺点。此外,碳点易制备且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碳点的细胞低毒性对于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重视。由于碳点不含重金属元素,因此不具有无机半导体量子点的高毒性,可应用到生物成像以及荧光靶向定位领域。最近几年更是掀起了以绿色天然物质为碳源合成荧光碳点的研究热潮。合成此类碳点的优势在于其原料廉价、可再生,适合大规模制备,减少了与化学物质的接触,绿色环保。目前主要报道的原料集中在蔬菜、水果,植物花瓣和果实等,大部分天然物质均含有糖类、蛋白质等成分,从而在合成过程中自我钝化形成异元素掺杂碳点,使其光学性能优异并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报道的此类碳点发光主要集中在短波长且荧光量子产率较低,发光机理尚未明确。本文基于绿色天然物质合成的荧光碳点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此类碳点的主要合成方法、表征方法、性质以及在离子传感、生物传感与检测、生物成像等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此类碳点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展望了基于绿色天然物质合成的荧光碳点在药物载体及药物传递、靶向治疗疾病等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温煤沥青制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制备煤沥青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冷冻粉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制得了粒度≤200目、能在室温稳定储存的煤沥青粉,并考察了原料冷冻温度、粉碎时间、储存时间及温度、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煤沥青粉稳定性及热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