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建立了适合我国煤矿特点的约束型自主安全管理模式。约束型自主安全管理模式是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模式,在体系结构上包括3方面的体系结构维度,即组织与控制维度、实践维度和安全文化维度。阐述了实现约束型自主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即以约束为手段,以自主为动力和采取闭环管理形式。约束型自主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出对于煤矿实施安全自主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磊  赵毅鑫  姜耀东  宋宜猛 《煤矿安全》2011,42(11):144-147
提出了建设由永久性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移动式救生舱组成的相互独立却紧密结合井下避难硐室系统,辐射全部采矿活动区域以帮助井下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出了避难硐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阐述了3种类型避难所在实际矿井条件下的布置原则和结构形式,煤炭企业的避难硐室建设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预防白芨沟矿2421下分层综放面煤自燃,先通过地面钻孔注FCJ-12复合胶体封堵漏风通道,再通过钻孔注入MCJ12高分子胶体进行灭火.实践证明,分步灌注FCJ-12复合胶体和MCJ12高分子胶体可有效封闭下分层开采过程中的漏风通道,阻止浆液的流失和控制高温区域的发展,从而确保下分层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物元模型在大坝安全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物元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坝安全度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通过关联度确定待评大坝的安全度等级.应用表明,物元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大坝安全程度,为大坝安全度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宋宜猛 《中国煤炭》2014,(4):106-109
为系统研究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理论与实践,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分析了二氧化碳的灭火机理。通过与常用的氮气防灭火技术对比,阐述了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优势。重点推导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的计算公式,分析讨论了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工艺和注入位置等参数。结合采空区火区治理实践,应用并验证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工艺和参数的正确性,形成了较完整的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理论。  相似文献   
6.
将物元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坝安全度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通过关联度确定待评大坝的安全度等级。应用表明,物元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大坝安全程度,为大坝安全度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电磁辐射技术确定保护层采空区煤柱影响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护层采空区留有煤柱会引起应力集中,留有煤柱的宽度不适将会形成应力集中带,以致发生强度较大的煤与瓦斯突出。煤体在应力集中带作用下产生屈服变形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产生的应力越高,煤体变形破裂越剧烈,向外辐射的电磁辐射信号就越强。根据煤体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变化,确定了保护层采空区煤柱产生的应力集中带,电磁辐射测定结果与现场勘测资料计算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电磁辐射信号与应力集中带应力状态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确定保护层采空区煤柱产生的应力集中带,是确定煤柱影响带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采空区瓦斯分布情况,指导采空区的瓦斯抽放工作.通过对采空区瓦斯来源,以及瓦斯涌出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二维移动坐标下采空区瓦斯浓度场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无因次分析.采用有限差分法设计编制了计算机程序,通过对羊草沟矿采空区移动状态下瓦斯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推进速度为5m/d时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状况.解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这对矿井采空区瓦斯治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含量高、透气性差、抽采效率低的难题,对切割压力高达100 MPa的高压水力割缝增透技术及装备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治矿区3#煤层的合理切割压力75 MPa左右、切割影响范围达6 m,经水力切割增透措施后瓦斯抽采量相比原始钻孔瓦斯抽采量最大提高到12.52倍,高压水力割缝技术大大增加了煤层透气性,提高了煤层瓦斯抽采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